[发明专利]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及基于该光模组的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161.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勾志勇;肖岩;林泉;周德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柠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6/10 |
代理公司: | 44599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模组 移动终端主体 补光光源 移动终端 终端 光波导结构 边框位置 内部设置 提升移动 灵活度 导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及基于该光模组的移动终端,所述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包括补光光源及光波导结构体,所述补光光源用于设置在移动终端主体内部,所述光波导结构体用于将补光光源工作时产生的光线从移动终端主体的边框位置导出;所述基于光模组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主体,移动终端主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的光模组。该种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及基于该光模组的移动终端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实施成本低、应用灵活度高的优点,在实际实施中可有效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实施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及基于该光模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消费者和产业界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屏占率作为一个重要性能参数指标,全球各大厂家逐渐推出了全面屏。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手机屏幕发展趋势将有超高屏占比发展为100%全面屏,手机机身将由少开口和小开口发展为无开口和全密闭。
全面屏是手机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手机设计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但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术,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没有能做到手机正面屏占比100%的手机。现在业内所说的全面屏手机是指真实屏占比(非官方宣传)可以达到8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
要做出真正的全面屏,其实并不容易,首先是前置摄像头,在听筒,以及红外线感光这方面要想隐藏都是比较有难度。
虽然采用新技术或者特殊设计结构可以解决麦克风和喇叭的设计,例如,采用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或者采用新型的屏下摄像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摄像头问题,但是手机前置传感器需要进行光线补偿,利用现有技术不能实现小开口的补光。当前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识别功能的增加,更加导致全面屏更加艰难,目前智能识别主要是采用红外补光模组后,成本高,占用屏幕可视区大,排布的时候灵活性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及基于该光模组的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实施成本高、占用屏幕可视区大、排布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解决终端全面屏的光模组,包括补光光源及光波导结构体,所述补光光源用于设置在移动终端主体内部,所述光波导结构体用于将补光光源工作时产生的光线从移动终端主体的边框位置导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光波导结构体为光波导柱,光波导结构体包括光输入面、光输出面及若干内部反射面,所述补光光源的光线从所述光输入面进入到光波导结构体内部并经过内部反射面的反射后从光输出面输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输入面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所述光输出面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部反射面包括第一内部反射面、第二内部反射面、第三内部反射面、第四内部反射面及第五内部反射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部反射面及第二内部反射面为与光输入面连接的内部反射面,所述第四内部反射面及第五内部反射面为与光输出面连接的内部反射面,所述第三内部反射面与第二内部反射面、第五内部反射面连接,所述第一内部反射面与第四内部反射面连接,所述第四内部反射面及第五内部反射面与光波导结构体的出光方向中心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所述光波导结构体的在其出光的一端的截面保持变或逐渐缩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输出面在光波导结构体的出光一端中心轴方向的垂直面的投影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柠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柠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量子点丝网印刷导光板补色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模光纤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