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水壶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电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4592.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5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文;邓小康;郑丰周;宁瀛锋;敬仕林;彭理;赵跃;王锦辉;张祝宾;杜东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F23/26;G01R31/69;A47J27/21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水壶 连接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水壶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电水壶,电水壶包括壶体、与壶体耦合连接的底座以及加热装置,壶体中分别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壶体的温度以生成第一电压信号;通过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壶体内的液位以生成第二电压信号;获取温度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和液位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根据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判断壶体与底座的连接状态。本发明所述的电水壶利用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检测装置,同步进行壶体提壶检测,检测壶体是否提起及壶体是否放置良好,大大提高提壶检测的可靠性,且成本不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现在已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生活电器,为了使用安全,我们通常会检测水壶是否放稳,只有检测到水壶放稳时,才会执行相关功能,否则水壶显示相关报警提示,其他功能不能执行。
目前,电水壶是通过耦合器将水壶底座和水壶壶体连接,如果只采用一个水壶检测方式,那么此检测点只能放置在耦合器的一端,我们放壶时,可能存在一端已经放置好,其对称的一端仍存在“翘起”的情况,当出现放置好的一端正好与检壶处接触良好,而对称的一端处于“翘起”的情况,此时也能检测到壶同时能执行相关加热操作,这种情况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水壶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电水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水壶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电水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水壶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电水壶包括壶体、与壶体耦合连接的底座以及加热装置,壶体中分别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壶体的温度以生成第一电压信号;通过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壶体内的液位以生成第二电压信号;
获取温度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和液位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
根据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判断壶体与底座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判断壶体与底座的连接状态步骤中,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一电压值大于等于预设的温度检测电压值且第二电压值大于等于预设液位检测电压值时,判定壶体与底座的连接状态良好。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判断壶体与底座的连接状态步骤中,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一电压值小于预设的温度检测电压值或者第二电压值小于预设的液位检测电压值时,控制器判定壶体与底座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的,当控制器判定壶体与底座处于断开状态时,加热装置无法开启。
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与壶体耦合连接的底座以及加热装置,壶体底面设置切断器,底座上设置耦合器,还包括与切断器相连的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检测装置,底座内设置与耦合器相连的控制器,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壶体的温度以生成第一电压信号,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壶体内的液位以生成第二电压信号,控制器获取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壶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
进一步的,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一电压值大于等于预设的温度检测电压值且第二电压值大于等于预设液位检测电压值时,判定壶体与底座的连接状态良好;
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一电压值小于预设的温度检测电压值或者第二电压值小于预设的液位检测电压值时,控制器判定壶体与底座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器设置温度检测弹片和液位检测弹片,温度检测装置通过导线与温度检测弹片相连接,液位检测装置为由壶体和设置在壶体内的金属探针组成的电容器,金属探针通过导线与液位检测弹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