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空作战条件下的战斗部破片飞散轨迹计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4809.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苗立功;孔凡勋;袁晋;李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葛鹏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空 作战 条件下 战斗 破片 飞散 轨迹 计算 方法 | ||
1.一种超低空作战条件下的战斗部破片飞散轨迹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第一步、根据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破片初始位置破片在弹体系内的初始位置和导弹在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起爆位置为得到:
破片在目标坐标系内的初始位置PFInit_TargCrd(n0)为:
弹目相对速度Vrel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VXM_LaunCrd,VYM_LaunCrd,VZM_LaunCrd]为发射坐标系内的导弹速度,[VXT_LaunCrd,VYT_LaunCrd,VZT_LaunCrd]为发射坐标系内的目标速度;
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破片初速VFInit_VrelCrd(n0)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VFInit_MslCrd(n0)为弹体内破片初速,[VXrel,VYrel,VZrel]为弹目相对速度,EV2M为相对速度坐标系到弹体系的转换矩阵,为弹体内破片初速;
弹体系内的破片初速VFInit_TargCrd(n0)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ET2V为目标坐标系到相对速度坐标系的转转矩阵,为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破片初速;
发射坐标系内的破片初速VFInit_LaunCrd(n0)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EV2L为相对速度坐标系到发射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发射坐标系内的导弹速度;
破片飞行时间时间常数a∈{1.0,2.0},每一枚破片所需计算的循环次数N1=ceil(T/Δtatn),Δtatn为设定的时间步长,PMInit_VrelCrd为导弹在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起爆位置;
每条轨迹的起始速度与位置计算公式如下:
VFTargCrd(n0,0)=VFInit_TargCrd(n0)
VFLaunCrd(n0,0)=VFInit_LaunCrd(n0)
PFTargCrd(n0,0)=PFInit_TargCrd(n0)
其中PFInit_TargCrd(n0)为破片在目标坐标系内的初始位置,由前文计算得到;
第二步、根据命中检测算法,求解每段破片飞行轨迹是否命中目标,并进行下一步迭代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空作战条件下的战斗部破片飞散轨迹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步、根据命中检测算法,求解每段破片飞行轨迹是否命中目标,并进行下一步迭代计算:
使用迹线法,求解轨迹的长度、末端的位置与破片存速,如果命中目标,计算出此段轨迹命中目标的时间thtTarg,t(n0,n1)=thtTarg,此线段轨迹终止计算;如果未命中目标,则t(n0,n1)=Δtatn,破片飞行距离R(n0,n1)=t(n0,n1)|VFLaunCrd(n0,n1-1)|,发射坐标系内破片存速:其中为上一计算周期内发射坐标系内破片存速,k为衰减系数;
目标坐标系内的破片存速为:
此破片轨迹继续计算至命中目标或者超过设定的破片最大飞行时间,其中EV2L为相对速度坐标系到发射坐标系的转换矩阵,ET2V为目标坐标系到相对速度坐标系的转转矩阵,[VXT_LaunCrd,VYT_LaunCrd,VZT_LaunCrd]为发射坐标系内的目标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8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