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及其检测尿液小分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4988.9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舒;杨静;钱昆;黄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纳谱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22 | 分类号: | C08G8/22;C08K3/08;G01N27/64;G01N3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包银 颗粒 及其 检测 尿液 分子 方法 | ||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干扰和耐盐性的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基质,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在尿液小分子质谱检测中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包括:步骤一:仪器与试剂的准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采用反射模式,正离子检测;步骤二:对尿液样品进行比例稀释;步骤三:在质谱靶板上进行样品制备,室温下干燥;步骤四:基于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利用质谱仪对尿液样品中的小分子进行检测;步骤五:对质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本发明中的检测方法可以消除背景信号噪声对检测的干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消除复杂的尿液体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的分子检测应用技术,具体涉及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在尿液小分子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尿液的检测主要采用生化方法,针对细菌、白细胞、红细胞进行定性检测,针对尿蛋白、葡萄糖、尿胆红素等进行半定量检测。而针对尿液中代谢小分子的精准检测与分析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缺。由于尿液系统的复杂度较高、尿液中的代谢分子丰度较低,传统的代谢检测方法,比如电化学传感器,拉曼光谱受到很大的限制。
质谱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能够进行分子的鉴定以及结构分析。由于质谱检测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检测分析的一种优选手段。
质谱由于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的不同,有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由于预处理步骤繁琐、耗时长,难以对尿液进行分析检测并应用于到临床。相较于以上的两种质谱方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和分析效率高的特点。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基质有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有机基质容易在小分子量端(m/z1000)产生强的背景信号,而这些噪声对于小分子的检测带来极大的干扰,影响检测效果。且在实际的尿液体系当中,尿液样品的复杂程度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不同的酸碱度以及高盐度,都会对小分子的检测带来阻碍。因此传统的基质难以满足对于小分子检测的需求,一种新型的可以用于尿液检测,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和一定的耐盐性的基质材料及其应用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基质,该颗粒基质由制备步骤包括:
1)将氨水加入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1小时;
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间苯二酚,之后加入甲醛溶液,反应24小时;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转移到铁氟龙高压反应釜中,反应24小时以形成聚合物颗粒;
4)将步骤3)中得到的聚合物颗粒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最后在60摄氏度下干燥以备使用;
5)将步骤4)获得的50毫克聚合物颗粒重悬在无水乙醇中,加入20毫升新鲜配置的银氨溶液中,反应1小时;
6)将步骤5)中的混合溶液放入50毫升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中,在70摄氏度下反应7小时以形成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
7)将步骤6)中获得的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最后在60摄氏度下干燥以备使用;
8)将步骤7)获得的聚合物包银微纳颗粒重悬在去离子水中,作为基质使用。
进一步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20℃-30℃。
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25℃
进一步地,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90℃-120℃。
优选地,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纳谱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纳谱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