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修复种植强化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5590.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颋;钱伟强;周琪;俞忠力;王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维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修复 种植 强化 | ||
一种生态修复种植强化区,通过生态围隔围设而成,包括内部种植有水生植物的强化区主体,强化区主体上游设置有进水口,下游设置有出水口;强化区主体由若干个强化单元阵列排布构成,每个强化单元上设置有生物填料结构,具体包括与水面水平的水平柱、以一定的距离规则排布在水平柱上的连接点,连接点上安装有连接绳,生物填料通过连接绳形成的标识节点与连接绳本体连接,本发明通过强化单元的排布合理调控水流流速,创建一个藻类捕获,氮、磷等营养元素累计净化的强化区,利于水生植物/动物的生存栖息,从而更好地稳定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的目标,促进河道的生态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修复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种植强化区。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湖泊生态系统受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透明度不高,在我国,大多数湖泊常年作为纳污水体,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湖泊,使得污染负荷超过了湖泊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相对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言,湖泊水体中各种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这给湖泊水体的处理增加了难度。此外,湖泊多兼有多重角色,有的可能是养殖场地,有的可能甚至是饮用水的水源地,因此对污染湖泊水体的修复刻不容缓。
目前,针对湖泊污染,常采用源水培育、湖水治理、生态建设等多种措施。由于湖泊水体具有相对封闭和静止的特点,水质更容易腐败发臭,藻类在静止水体中也更容易疯长,多采用在水中造流的形式,将死水变成活水,以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同时在流动水体中还要敷设填料和曝气装备,增加水域水量,但是该方法运行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工程运用。针对氮磷引起的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国内做了不少直接净化的尝试,多以生态建设的方式,依靠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吸收氮磷,实现水体净化,但是该方法在小范围处理效果较好,难以适应大面积的水体治理,且投资成本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为了适应人类活动的便利性,尤其是河道,通过对其河岸及河床的改造形成丧失了大部分曲折及生物多样性,水体中鱼类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大大减少,使得水体的自净作用更加微弱,增加了人工水体修复的困难性。
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带生态修复是指湖库水陆交错带的生态修复,介于缓冲带与湖库水体之间过渡区,其核心区为湖库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变幅区,是水生植物/动物的理想栖居地,申请号为CN201621014535.5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包括两排插入湖滨带底泥的松木桩或竹竿,紧贴两排松木桩或竹竿内侧直立插入的木板,和两排木板间填充的泥土,且在生态围隔下部贴底泥位置设置1~2个进出水口,每个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伸出神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竖直放置的PVC管高于围隔高度并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该方案的生态围隔不仅具有导流、控鱼等功能,且设置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该方法设置的生态围隔区内的水体不活跃,且因为生态景观所需的人工改造使得水生植物/动物无法栖居,造成水体生态多样性的缺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种植强化区,通过强化单元的排布合理调控水流流速,利于水生植物/动物的生存栖息,创建一个藻类捕获,氮、磷等营养元素累计净化的强化区,从而更好地稳定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的目标,促进河道的生态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修复种植强化区,通过生态围隔围设而成,包括内部种植有水生植物的强化区主体,强化区主体上游设置有进水口,下游设置有出水口;强化区主体由若干个强化单元阵列排布构成,每个强化单元上设置有生物填料结构,具体包括与水面水平的水平柱、以一定的距离规则排布在水平柱上的连接点,连接点上安装有连接绳,生物填料通过连接绳形成的标识节点与连接绳本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维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维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5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