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洲大蠊提取物与抗真菌药物组成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6266.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睿;杨亚超;倪广惠;张祎;刘一丹;苏刘艳;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K38/12;A61P31/10;A61P15/02;A61K31/4196;A61K31/496;A61K31/506;A61K31/7048;A61K31/513;A61K31/137;A61K31/5375 |
代理公司: | 11006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洲大蠊提取物 抗真菌药物 美洲大蠊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天然药物资源 药物组合物 候选药物 药用资源 氟康唑 抗真菌 单用 治疗 开发 女性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大蠊提取物与抗真菌药物组成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抗真菌效果明显优于美洲大蠊提取物与氟康唑单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开发利用美洲大蠊药用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临床上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以及治疗方案,有望减少广大女性患者的痛楚。对于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美洲大蠊这一天然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美洲大蠊提取物与抗真菌药物组成的抗真菌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因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所致,属外感湿浊秽毒之邪。其主要病因是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带脉之伤所致。此外,尚可因摄生不慎、洗浴用具不洁感染湿毒,直犯阴器,侵于任带二脉,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秽液下流而发。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如唑类抗真菌药、中药洗剂等因大量长期使用,使得真菌产生耐药性,临床治愈率下降。因此运用中医药思维,寻找相应的中药及复方,与化学药联合用药,以此预防和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美洲大蠊为昆虫纲翅亚纲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属昆虫,俗称“蟑螂”,在我国分布广泛,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功效为散瘀消结、解毒利尿,临床常外用治疗蛇虫咬伤、痈疮肿毒、脚气水肿、气喘、小便淋浊等症。生物学家发现,美洲大蠊进化史漫长,繁殖能力强,生活环境较为复杂,携带50多种致病或非致病菌,但自身却不被感染,说明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性。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属于纯天然昆虫提取物,来源丰富、药用价值高、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不易产生耐药性。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发明人自提的美洲大蠊提取物与市售的康复新液联合氟康唑对阴道菌群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真菌药物组合物,由美洲大蠊提取物与抗真菌药物组成。
抗真菌药物为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氟胞嘧啶、特比萘酚和阿莫罗芬。
抗真菌药物为氟康唑。
真菌为白色念珠菌。
真菌是白色念珠菌标准株或白色念珠菌耐药株。
美洲大蠊提取物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1)将美洲大蠊磨成粉末,加入美洲大蠊粉末质量体积(g/ml)1~3倍的石油醚,超声15min后浸泡24小时;处理2-3次,过滤后收集沉淀;
(2)称取经石油醚处理过的美洲大蠊粉末,加入质量体积(g/ml)1~3倍的氯仿甲醇溶剂浸泡12小时,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美洲大蠊提取物。
步骤(2)中氯仿甲醇溶剂的体积比为1:1。
美洲大蠊提取物为康复新液。
康复新液与抗真菌药物的质量比为1:1。
药物的剂型为片剂、硬胶囊、软胶囊、散剂、丸剂、颗粒剂。
本发明优点: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不仅为开发利用美洲大蠊药用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临床上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以及治疗方案,有望减少广大女性患者的痛楚。对于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美洲大蠊这一天然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康复新液与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的时间-杀菌曲线;
图2为联合用药对VVC模型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图3为联合用药对VVC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下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