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6334.X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哲;叶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接地 耦合电容 芯片 大电流 引脚 输出短路保护 电路结构 电压接入 系统设计 一端连接 高功率 关断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其电路结构如下所述:电压接入端VCC连接至耦合电容CIN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容CC的一端以及芯片U1的VIN引脚,耦合电容CIN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C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VC引脚,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本发明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具备热关断及电流限,输出短路保护功能,系统设计简单、方便灵活、高功率密度,效率高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DC/DC转换器为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DC/DC转换器分为三类:升压型DC/DC转换器、降压型DC/DC转换器以及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根据需求可采用三类控制。PWM控制型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纹波和噪声。PFM控制型即使长时间使用,尤其小负载时具有耗电小的优点。PWM/PFM转换型小负载时实行PFM控制,且在重负载时自动转换到PWM控制。目前DC-DC转换器广泛应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产品中。在电路类型分类上属于斩波电路。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以实现大电流的DC-DC变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其电路结构如下所述:电压接入端VCC连接至耦合电容CIN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容CC的一端以及芯片U1的VIN引脚,耦合电容CIN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C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VC引脚,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芯片U1的FB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阻R2的一端以及电阻R3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振荡线圈L1的一端,振荡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SW引脚以及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正压输出端Vout+;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至负压输出端Vout-;耦合电容COUT的一端连接负压输出端Vout-,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改进在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控制模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芯片U1采用MP2359直流降压转换芯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具备热关断及电流限,输出短路保护功能,系统设计简单、方便灵活、高功率密度,效率高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大电流DC-DC变换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和充电设备
- 下一篇:升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