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收纳隐藏的座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6630.X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张文博;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15 | 分类号: | B60N2/015;B60N2/30;B60N2/32;B60N2/90;B60R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黄姝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隐藏 座椅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收纳隐藏的座椅装置,包括座椅本体、侧翻机构、支撑机构、导轨,支撑机构可从折叠的非使用位置旋转至展开的使用位置,并通过旋转锁止机构将其锁定在使用位置;支撑机构包括多根支腿、与支腿配合的支座,支腿可折叠地设在座椅本体的底面,支座设在汽车的车身底盘上;旋转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座、与锁止座配合的锁止头;锁止座位于座椅本体的底面,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卡接槽、位于卡接槽开口处的吊耳、设在吊耳上的滑槽,滑槽沿着卡接槽的深度方向延伸;锁止头设在支腿上,其包括卡柱、能够旋转的滑动轴,卡柱与卡接槽之间配合连接,滑动轴设在卡柱上并位于滑槽内;本发明将折叠后的座椅收纳隐藏在汽车内,以增加汽车内部的使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两排或者多排座椅的汽车用座椅装置,具体涉及一 种可收纳隐藏的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商务型和运动型多功能车等,经常设置有两排或者三排后座,其中, 在需要放置物品时,通常将座椅折叠平置,形成储物的空间,将物品部分 放置在折叠后的座椅上;折叠后的后座依旧占据其正常使用位置的主要空 间,一方面造成车内空间过分拥挤,另一方面,物品直接放置在座椅上, 容易造成座椅的破损。
在小型货车中,能够直接将后排的座椅拆除,通过将被移除的座椅从 汽车的内部带到外部进行收纳,或通过在汽车车厢内设置收纳空间来收纳 该座椅。通常,为了适应货车需要的较大储物空间,该被移除的座椅通常 带到外部进行收纳,每次的拆卸、安装都会带来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收纳隐藏的座椅装置,将折叠后的座椅收纳隐藏在 汽车内,以增加汽车内部的使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收纳隐藏的座椅装置,座椅 装置包括座椅本体、侧翻机构、支撑机构以及导轨,侧翻机构用于将座椅 本体从平置的使用位置翻转至竖向的非使用位置,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座椅 本体,导轨用于将非使用位置的座椅本体进行收纳隐藏;
支撑机构可从折叠的非使用位置旋转至展开的使用位置,并通过旋转 锁止机构将其锁定在使用位置;支撑机构包括多根支腿、与支腿配合的支 座,支腿可折叠地设在座椅本体的底面,支座设在汽车的车身底盘上;
旋转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座、与锁止座配合的锁止头;锁止座位于座椅 本体的底面,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卡接槽、位于卡接槽开口处的吊耳、设在 吊耳上的滑槽,滑槽沿着卡接槽的深度方向延伸;锁止头设在支腿上,其 包括卡柱、能够旋转的滑动轴,卡柱与卡接槽之间配合连接,滑动轴设在 卡柱上并位于滑槽内;
支撑机构处于非使用位置时,滑动轴滑动至滑槽远离卡接槽开口的一 端,卡柱处于卡接槽之外并能够围绕滑动轴进行旋转;支撑机构处于使用 位置时,滑动轴滑动至滑槽靠近卡接槽开口的另一端,卡柱处于卡接槽之 内并限制其围绕滑动轴的旋转。
在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机构处于使用位置时,连接在汽车 的车身底盘上,进行座椅本体的支撑,使座椅本体处于平置的使用位置; 座椅本体侧翻后,支撑机构折叠起来,释放其所占用的空间,与座椅本体 沿导轨上同步滑移至收纳位置,例如前排座椅中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的使用位置时,通过旋转锁止机构进行 锁定,此时,支撑机构中的支腿垂直与座椅本体的底部,在无外力的情况 下,锁定限制不会移除,具体的,该外力需要朝向远离座椅本体的底部方 向,因此,在座椅本体处于使用位置时,会提供向下的作用力而使得旋转 锁止机构中的锁止头始终处于被锁定的位置,使结构稳定性更好。
具体的,支撑机构处于使用位置时,卡柱的伸入卡接槽内的端部抵在 卡接槽的底壁上,提供支撑座椅本体的作用力,此时,滑动轴并不提供支 撑座椅本体的作用力,以保护滑动轴。
优选的,滑槽为直线槽,滑动轴的直径与滑槽的宽度相同,以消除支 腿可能出现的晃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