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升降装置的机构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7356.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曹骥;曹政;蔡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4 | 分类号: | G01R31/364;G01R31/36;G01R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装置 机构 模组 | ||
一种带升降装置的机构模组,包括:左右滑动单元,包括滑移式底座以及左右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单元,设置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上部,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换型检测机构,升降架底部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上部滑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换型检测机构均安装于升降架下部,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相连,用于驱动升降架沿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运动方向升降;升降驱动机构通过换型检测机构信号传输端口与外部控制设备电连接;夹具夹紧单元,安装于升降架上,包括至少一套夹具动作组件、电流转接组件和用于辅助支撑的支撑结构件;以及散热单元,安装于升降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兼容多种高度的软包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升降装置的机构模组,属于锂电池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工艺中,化成和分容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化成是用电的能量对电池内部活性进行激活,在电池负极形成SEI膜,质量好的化成设备可以保证电池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与循环寿命;分容是对已激活的电池进行几个满负荷的充放电循环过程,测试交直流内阻、充放电电压、恒流放电、恒压放电、恒功率放电曲线,进行分组以挑选相同电参数的电池进行串联并联应用,减少电池组合后的短板效应。而锂电池化成、分容夹装运动机构模组是电池化成、分容测试设备中最关键的基础部件,现有的软包锂电池化成分容夹装运动机构模组存在复杂、兼容性差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不同尺寸的软包电池,更难以自动匹配适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调节方便可兼容多种高度的软包电池的带升降装置的机构模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升降装置的机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滑动单元,包括滑移式底座以及左右驱动装置,所述滑移式底座的安装部安装于工作平面上,并且所述左右驱动机构的安装在滑移式底座的安装部的底部,并且左右驱动装置的直线运动端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相连,使得滑动部在左右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安装部上部直线往复运动;
升降装置单元,设置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上部,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以及换型检测机构,升降架底部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上部滑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换型检测机构均安装于升降架下部,其中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与滑移式底座的滑动部相连,用于驱动升降架沿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运动方向升降;升降驱动机构通过换型检测机构的信号传输端口与外部控制设备电连接,用于在换型时提供信号检测与反馈的功能;
夹具夹紧单元,安装于升降架上,包括至少一套夹具动作组件、电流转接组件和用于辅助支撑的支撑结构件,所述夹具动作组件轴向设有若干个极耳夹持格挡,用于夹紧伸入极耳夹持格挡内的电池极耳;所述电流转接组件的信号输入端口与外部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接组件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夹具动作组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夹具动作组件动作;支撑结构件设在夹具动作组件之间,用于辅助支撑夹具动作组件;
以及散热单元,安装于升降架上,并且散热单元的通风口对准电池。
所述滑移式底座的安装部包括支座和支座轴,所述滑动部包括模组底板和箱式轴承,支座是模组固定连接外部的结构,其底部与工作平面相连;模组底板底部固装箱式轴承;箱式轴承与支座轴滑动连接,使得模组底部可沿支座轴轴向移动;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包括左右驱动气缸和左右驱动气缸固定板,左右驱动气缸安装在工作平面上,并保持左右驱动气缸的直线运动端的运动方向沿支座轴轴向布置,左右驱动气缸的直线运动端通过左右驱动气缸固定板与模组底板相连,使得模组底板在左右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沿固定轴左右移动,达到将整个模组移动至电池极耳位置。
所述升降架包括升降底板、升降顶板和机构竖板,所述升降底板通过滑动组件与模组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底板与所述机构竖板的底部固接,所述升降顶板与所述机构竖板的顶部固接,并保持升降底板和升降顶板均与模组底板平行,三者围成一可夹具夹紧单元以及散热单元的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7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