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舱防护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8192.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钰;孙小珠;张利平;曹争利;房光强;楼俏;耿海峰;王长焕;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22 | 分类号: | B64G1/22;B64G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王海涛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舱防护层结构,防护层模块采用仿鳞片式构型展开之后相互嵌套排列。采用交错织编织带能够保证展开后防护层法向受力均匀,采用平行定型带能够保证展开后防护层切向受力均匀而且保证防护层模块之间位置固定。该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设计简单、安装便捷、使用方便、加工工艺及经济性好的防护层收拢折叠方案,具体为一种防护层模块化仿生鳞片式收拢折叠结构,该结构集防护层模块收拢和展开定型于一体的防护层构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舱防护层结构。
背景技术
民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大尺寸柔性圆形或平面构型结构多采用“Z”型折叠方式,而这种折叠方式不仅对材料具有一定的损伤而且收纳比相对不高,尤其在航天领域内对具有一定厚度的柔性防护层的折叠很不实用,因此,传统的折叠方法难于满足航天应用要求。
航天领域内充气舱的防护层是多层柔性膜材料,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整个防护层材料厚度可达20~500公分,且要求具有较高的收纳比。基于航天充气舱体结构防护层折叠收拢高收纳比需求要求提出了一种充气舱防护层鳞片式折叠收拢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鱼鳞排列组合的仿生原理,利用防护层模块单元层层相扣的方式,并结合交织连接带、横向定型连接带和纵向定型连接带实现折叠和展开定型。该折叠收拢方法不仅充气舱防护层折叠收拢的要求,而且收纳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舱防护层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舱防护层结构,包括:
包括:防护层模块单元、周向交错织编织带、周向平行定型带、缝纫固定点、轴向交错织编织带和轴向平行定型带,其中,
所述周向交错织编织带的一端与防护层模块单元内侧通过缝纫固定点缝纫连接;
周向交错织编织带的另一端与防护层模块单元外侧通过缝纫固定点缝纫连接;
周向平行定型带的两端分别与防护层模块单元外侧通过缝纫固定点缝纫连接;
轴向交错织编织带的一端与防护层模块单元内侧通过缝纫固定点缝纫连接;轴向交错织编织带的另一端与防护层模块单元外侧通过缝纫固定点缝纫连接;
轴向平行定型带的两端分别与防护层模块单元外侧通过缝纫固定点缝纫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层模块单元的外形结构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如该方案、五边形、六边形或是扇形等,其构型形状可以根据优化设计结果而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周向交错织编织带、轴向交错织编织带、周向平行定型带和轴向平行定型带采用一体化结构或采用具有弹性定长结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缝纫固定点缝合在防护层模块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外套,其中,所述防护层模块安装在相应的外套内,而缝纫固定点缝合在防护层模块外的外套的编织带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层模块单元为多层材料通过加工制作而成的模块单元,其在收拢过程中沿垂直面的方向具有可压缩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周向交错织编织带是在防护层模块单元之间沿防护层模块单元所形成的防护层的圆周方向的连接带,所述周向交错织编织带保证圆周方向上收拢过程中防护层单元模块间相互错位,而展开后防护层单元模块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轴向交错织编织带是在防护层模块单元之间沿圆充气舱的轴向方向的连接带,所述轴向交错织编织带保证轴向方向上收拢过程中防护层单元模块间相互错位,而展开后防护层单元模块之间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8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