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8804.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建;题兴斌;阎德平;陆璇;刘萍;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梭子蟹 溶血 弧菌 分子 标记 c104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C10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用于检测该分子标记C104的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分子标记C104为SNP标记,其副溶血弧菌耐受基因型为AA基因型。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C104可以用于加快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优良性状选育的速度,促进三疣梭子蟹良种培育进程,且不受生长阶段的限制,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健康养殖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俗称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大型海洋经济蟹类。梭子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消费者喜爱。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该菌存活能力强,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若人类食用了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品,会引起急性疾病、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耐副溶血弧菌性状是三疣梭子蟹重要的选育性状之一,对于提高梭子蟹的成活率以及预防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副溶血弧菌具有耐受性广,繁殖周期快的特点,如果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选育,则进展过于缓慢,因此急需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来加快选育进程。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分子标记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大多数分子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生物发育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检测手段简单、迅速。目前,有关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还未见报道,因此,开发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对三疣梭子蟹的健康养殖及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测序数据的多态性位点过滤及比对分析、PCR测序的方法,得到SNP和InDel标记,再经过对标记进行逐步的筛选和验证,最终获得一个新的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有利于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性状的筛选和选育。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所述分子标记C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分子标记C104为SNP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分子标记C104的副溶血弧菌耐受基因型为AA基因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C104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中的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分子标记C104在筛选三疣梭子蟹耐受副溶血弧菌性状品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分子标记C104在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三疣梭子蟹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标记C104可以不受三疣梭子蟹生长阶段的限制,能够用于三疣梭子蟹早期蟹苗选育,进而明显促进三疣梭子蟹的选育进程,加快选育优良性状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8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