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整体式碳化硅隔热屏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8816.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邬国平;于明亮;熊礼俊;程雨浩;程海林;沈赟;杨连江;谢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C04B41/91;B28B1/00;B33Y10/00;F27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谢漪梅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整体 碳化硅 隔热 制备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整体式碳化硅隔热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设计隔热屏的模型进行切片、分层,根据结构确定打印程序,将程序导入到3D打印设备程序中;
(2)将碳化硅粉体、分散剂、粘结剂、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并球磨1~24h,然后将球磨后的浆料在真空除泡机中进行真空除泡10~60min,得到陶瓷浆料;
(3)将制备好的陶瓷浆料加入3D打印机的料筒中,在步骤(1)所述的打印程序的控制下将陶瓷浆料挤出成丝状单元体,逐层堆积,成型得到整体式陶瓷隔热屏陶瓷生坯;
所述陶瓷隔热屏陶瓷生坯外形为圆筒或方形筒体,第一层为内层,内层为整体式结构层,厚度为5~15mm,其内壁是主反射面;第二层开始是辅助反射层,所述辅助反射层具有形成紊流的对流缝隙及微气孔,辅助反射层厚度为3~10mm,层数为3~15层;层与层之间用连接柱体连接,所述连接柱体为圆柱体,相邻层的连接柱体在不同位置;所述辅助反射层的内壁为辅助反射面;
(4)将打印出的陶瓷隔热屏陶瓷生坯置于烘箱中于25~150℃,干燥时间为0.5~24h;
(5)将干燥后的陶瓷隔热屏陶瓷生坯进行脱蜡;
(6)将脱蜡后的陶瓷隔热屏陶瓷生坯在1450~1600℃,采用液硅浸渗烧结获得碳化硅陶瓷隔热屏;
(7)将烧结的碳化硅陶瓷隔热屏在1650~2300℃下脱硅处理;
(8)将脱硅后的碳化硅陶瓷隔热屏的内表面磨光,形成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整体式碳化硅隔热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硅陶瓷粉体的比例为10~98wt%,分散剂比例为0.1~10wt%,粘结剂比例为0.1~20wt%,去离子水比例为20~50wt%,消泡剂比例为0.0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整体式碳化硅隔热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氨水、四甲基氢氧化铵、聚丙烯酸铵、聚乙烯亚胺、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上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整体式碳化硅隔热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树胶、黄原胶、酚醛树脂、明胶、硅溶胶、海藻酸钠、琼脂糖、聚乙烯醇、丙烯酸、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上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整体式碳化硅隔热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体的直径为5~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88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消毒柜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镁合金压铸模具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