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用湿垃圾过滤塑料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0464.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杰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B07B13/16;B07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0663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分类 回收 处理 过滤 塑料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用湿垃圾过滤塑料袋装置,包括机架以及除袋轴,若干个除袋轴的另一端均活动插接在转动支撑座的轴孔内;除袋轴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若干个凹槽,凹槽内铰接安装若干个齿板,且相邻凹槽之间的除袋轴上开设有平行于凹槽的直槽,直槽内弹性连接长滑块;任意一个除袋轴上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除袋装置。此设备能自动将除袋轴上的塑料袋去除,避免人工除去塑料袋,节约劳动力,降低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的伤害,提高湿垃圾发电量及垃圾处理量;除袋轴上设置了长滑块,通过弹簧和除袋轴连接,齿板为可转动结构,靠离心力伸出,当除袋轴停止时长滑块收回,使缠绕在除袋轴上塑料袋与除袋轴之间存在缝隙,便于塑料袋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用湿垃圾过滤塑料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实施四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就是有机垃圾,指日常生活垃圾中可分解的有机物质部分,包括食物残渣、菜根、菜叶,动物蹄、角、瓜皮、果屑、蛋壳、鱼鳞、蛋壳、毛发、植物枝干、树叶、杂草、动物尸体、牲畜粪便等。
湿垃圾可以通过厌氧制沼来发电。居民分类好收集来的湿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厂后,放入暂存区,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抓斗,将湿垃圾投入处置井内,湿垃圾在通过去除塑料工序后,进行除油、除水、混浆等多道工序,进入厌氧罐内,产生的沼气送入沼气发电机发电,每吨湿垃圾可以发150度左右的电。
由于前期分类的时候不够彻底,湿垃圾当中就会混入塑料袋,为了将其筛选出来,在处置井的井口,平行设置了几排除袋轴。但大量的塑料袋缠绕在除袋轴上,没办法自动清除,并且由于塑料缠绕除袋轴,造成物料通过率降低,严重影响湿垃圾的处理量。此时就需要人工穿上防护服手工挨个清理,由于湿垃圾散发臭味,清理过程中对工人身体伤害大,大量塑料袋紧紧缠绕在轴上,只能依靠手工使用壁纸刀清理,清理时间长。目前这种情况降低了湿垃圾的处理效率,也影响利用湿垃圾制沼发电的发电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用湿垃圾过滤塑料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用湿垃圾过滤塑料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用湿垃圾过滤塑料袋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若干个横跨安装在机架上的除袋轴,所述除袋轴通过连接在其一端的驱动电机驱动,若干个所述除袋轴的另一端均活动插接在转动支撑座的轴孔内,所述转动支撑座铰接安装在机架一侧的开口处,且转动支撑座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其转动;所述除袋轴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若干个凹槽,凹槽内铰接安装若干个齿板,且相邻凹槽之间的除袋轴上开设有平行于凹槽的直槽,直槽内弹性连接长滑块,所述长滑块凸出于除袋轴表面的高度可调;任意一个除袋轴上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除袋装置,除袋装置在除袋轴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且除袋装置包括去除除袋轴表面塑料袋的内导向板和外导向板,除袋轴表面的塑料袋位于内导向板和外导向板之间,被推动后向转动支撑座方向运动,直到塑料袋落入除袋轴下方的收集箱内。
优选的,所述除袋装置还包括丝杠、电机以及支撑架,支撑架下端固定连接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结构插接丝杠,所述丝杠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丝杠位于与其对应的除袋轴的正下方,且平行于除袋轴,丝杠通过电机驱动,丝杠的上方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环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径大于除袋轴直径,连接座活动套接在除袋轴外侧,连接座上朝向转动支撑座方向的端面上均匀固定分布有若干个内导向插板,所述内导向插板的外侧平行安装外导向插板,内导向插板的中部向外导向插板方向延伸固定有后推动板,所述外导向插板的外端向内导向插板延伸铰接前推动板,所述前推动板的两侧通过拉簧固定连接外导向插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杰,未经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0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