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1156.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健;庞栓林;李治水;李亚斌;谢智勇;梅述钘;王松晓;王建达;唐晶晶;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8/08;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石膏粉 煤灰 胶结 配方 | ||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配方,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粉煤灰16‑20%、脱硫石膏16‑20%、水泥26‑34%、水18‑23%、沙子11‑13%、生石灰1%。所采用的脱硫石膏主要来源于大机组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副产物脱硫石膏,制作简便,仅需要事先按比例将粉煤灰、脱硫石膏、水泥、水、沙子、生石灰搅拌均匀即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具有轻质保温的特点。解决了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的处理难题,解决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保护了耕地资源,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并满足了建筑节能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煤灰胶结材混合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煤化工和电厂粉煤灰、燃煤火电厂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石膏制作胶结材配方,属于土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配方。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为了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提高硬化混凝土性能,特别是耐久性,应当掺用粉煤灰。这样在掺10%~25%粉煤灰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10%~20%。
我国是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国家,每年由于燃煤发电会排放大量粉煤灰,这些粉煤灰的贮存不仅侵占大量农田土地,造成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粉煤灰质轻,遇到多风季节会随意飞扬,其影响范围可达数公里,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对大气环境和电厂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构成严重污染和危害。
脱硫石膏主要成分与天然石膏相同,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脱硫石膏。随着我国烟气脱硫的步伐逐步加快,脱硫石膏将成为继粉煤灰之后燃煤电厂的又一大固体废物。大量脱硫石膏存贮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存储管理不善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电力生产基本燃料。我国的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将排放大量固体废物——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又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储量有限的国家,因此,使燃煤火电厂这两大固体废物得到处理和综合利用,达到固废资源化,对社会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集环保、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的高性能、价格低廉的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配方。这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配方以脱硫石膏和粉煤灰这样的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将脱硫石膏与发电厂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掺杂少量的水泥熟料和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加水进行混合搅拌,得到了一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与普通混凝土板块相比,在满足抗压抗折强度的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具有轻质性能。该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所用原料包括脱硫石膏和粉煤灰,解决了燃煤火电厂两大固体废物的处理难题,保护了耕地资源,实现了固废资源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配方,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
上述组分合计为100%。
胶结材强度等级为C15的混凝土性能的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粉煤灰20%、脱硫石膏20%、水泥26-28%、水19-21%、沙子12%、生石灰1%。
胶结材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性能的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粉煤灰18%、脱硫石膏18%、水泥32-34%、水18-20%、沙子11%、生石灰1%。
胶结材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性能的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粉煤灰17%、脱硫石膏17%、水泥31-33%、水21-23%、沙子11%、生石灰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