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酸汤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1221.4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洁;赵良忠;夏璜金;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4;C12M1/26;C12M1/21;C12M1/04;C12M1/02;A23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2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发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酸汤发酵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连轴器、视窗、出料口、取样管、加热水出口、搅拌叶片、温度计管、夹层、支架、支撑腿、加热水入口、热电偶管、排料管、搅拌轴和入料口;本发明的酸汤发酵装置采用罐体的内部右侧设置了排料管从上部进行排料的方式,减少了罐体占用空间,减少了原料药的浪费;通过电动机带动机械搅拌和夹层热水加热的方式,降低了能源的利用,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酸汤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酸汤是在全国乃至全球享有盛名的苗侗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酸汤也从单纯的烹饪应用延伸到酸汤饮料、酸汤保健品、酸汤护发产品等领域,酸汤不但作为食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加以精深加工,但由于缺乏一次发酵容量可达到工业化的酸汤发酵装置,以及多次发酵及手工控制可能造成工艺不稳定的实际,这种食品一直没有得到大量工业化的生产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酸汤发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酸汤发酵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连轴器、视窗、出料口、取样管、加热水出口、搅拌叶片、温度计管、夹层、支架、支撑腿、加热水入口、热电偶管、排料管、搅拌轴和入料口。
所述的电动机与减速器进行机械连接,减速器的转轴通过连轴器与搅拌轴的顶端进行机械连接,连轴器安装于罐体的顶部,罐体的内底部设置了支架,搅拌轴的底部安装于支架上,搅拌轴上还设置了多组搅拌叶片,所述的罐体的顶部还设置了视窗和入料口,所述的罐体的内部左侧设置了取样管,取样管的出口设置于罐体的外部左侧,罐体的底部设置了支撑腿,罐体的内部右侧设置了排料管,排料管的出口设置于罐体的外部右侧,排料管的入口设置于支架的下方,罐体设置了夹层,夹层位于取样管的出口和排料管的出口的下方,夹层还设置了温度计管和热电偶管,温度计管的管口设置于夹层的外部左侧,热电偶管的管口设置于夹层的外部右侧,夹层的左上部设置了加热水出口, 夹层的右下部设置了加热水入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制作酸汤的糖化后的米浆酶解液物料从入料口投入罐体内进行发酵,开启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和连轴器带动搅拌轴的搅拌叶片转动,进行机械搅拌,利用机械搅拌物料产生轴向和径向流动,从而使罐内糖化后的米浆酶解液物料混合良好,液体中的固形物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固体和营养物质充分接触,通入无菌空气维持菌体氧气需要,满足好氧菌的生长发酵;另一方面,可以打碎气泡,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气液间的传质速率,加强氧的传递效果及消除泡沫;同时,通过加热水入口接外部解热的水再经加热水出口流出(加热温度30-50℃),可以实现对发酵物料的加温和温度保持,通过取样管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取样管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排料管对发酵好的物料进行排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酸汤发酵装置采用罐体的内部右侧设置了排料管从上部进行排料的方式,减少了罐体占用空间,减少了原料药的浪费;通过电动机带动机械搅拌和夹层热水加热的方式,降低了能源的利用,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减速器,3、连轴器,4、视窗,5、出料口,6、取样管,7、加热水出口,8、搅拌叶片, 9、温度计管,10、夹层,11、支架,12、支撑腿,13、加热水入口,14、热电偶管,15、排料管,16、搅拌轴,17、罐体,18、入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酸汤发酵装置包括电动机1、减速器2、连轴器3、视窗4、出料口5、取样管6、加热水出口7、搅拌叶片8、温度计管9、夹层10、支架11、支撑腿12、加热水入口13、热电偶管14、排料管15、搅拌轴16和入料口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学院,未经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