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项目资金曲线的动态展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1378.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8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翔;刘强;高云鹏;丁崇;周慧;李佳;杨辉;饶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智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项目 资金 曲线 动态 展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工程项目资金曲线的动态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入施工进度计划,所述施工进度计划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任务项,所述工作任务项包括计划开工时间和计划完工时间;
导入工程管理部位树,所述工程管理部位树为层级结构;所述工程管理部位树包括至少一个工程管理部位模块;所述工程管理部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工程管理部位;所述工程管理部位包括至少一个工程构件;
导入工程项目合同原始工程量,所述合同原始工程量包括清单编码、清单名称、项目特征、清单工程量和清单单价信息所述合同原始工程量包括清单编码、清单名称、项目特征、清单工程量和清单单价信息;
建立第一关联数据模型,确定每一个所述工程管理部位的计划开工时间和计划完工时间;所述第一关联数据模型为所述工作任务项与所述工程管理部位之间的关联关系;
建立第二关联数据模型,确定每一个所述工程管理部位的工程量及单价信息;所述第二关联数据模型为所述工程管理部位与原始工程量清单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关联数据模型,并基于所述工程项目全部施工工期,生成并存储预定的时间周期与对应的计划资金支出之间的计划资金数据模型;
基于施工人员填报的实际进度信息,生成工程管理部位的建设状态:未建、在建和已建,基于该建设状态生成并存储预定的时间周期与对应的实际资金支出之间的实际资金数据模型;
基于操作人员输入的预定时间周期,基于存储的所述计划资金数据模型和所述实际资金数据模型,在终端界面上生成计划资金曲线和实际资金曲线;
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数据模型,输出预定时间周期内施工的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计划形象进度工程量;
接收施工人员的填报操作,获取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内施工的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实际形象进度工程量;
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间周期,自动输出所述实际形象进度工程量与所述计划形象进度工程量的比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数据模型,输出预定时间周期内施工的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计划形象进度工程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数据模型,生成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形象进度计划;所述形象进度计划包括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内计划施工的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计划形象进度子工程量;
基于各个所述工程管理部位的计划形象进度子工程量之和,生成所述计划形象进度工程量;
所述接收施工人员的填报操作,获取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内施工的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实际形象进度工程量的步骤,包括:
接收施工人员填报的实际进度填报信息,所述填报信息包括工程管理部位的建设状态:未建、在建或已建;
填报在建或已建建设状态的工程管理部位,所述实际进度填报信息包括各个工程管理部位在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实际形象进度子工程量;
基于各个所述工程管理部位的实际形象进度子工程量之和,生成所述实际形象进度工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项目资金曲线的动态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工程管理部位的计划完工时间,在坐标系的横轴上将计划完工时间归集,在坐标系的纵轴上将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理论造价之和归集,从而在坐标系上生成所述计划资金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项目资金曲线的动态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工程管理部位的实际完工时间,在坐标系的横轴上将实际完工时间归集,在坐标系的纵轴上将各个工程管理部位的实际造价之和归集,从而在坐标系上生成所述实际资金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智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智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3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摄像头场景下指定自适应光照迁移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腕部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