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1649.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辛秦;赵婷婷;金美灵;李璐璐;周锦钊;刘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用于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环形遮光胶带,所述环形遮光胶带一端的两侧表面分别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的所述环形遮光胶带与显示面板之间设有导电胶带,所述导电胶带的位置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遮光胶带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电胶带上的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电连接。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通过设置导电胶带,使显示面板上的静电能够经过导电胶带和柔性电路板流入接地端,解决了静电对背光模组中的组件产生破坏,影响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是被动发光元件,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而是由其下方的背光系统照亮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液晶显示模组。背光模组是一个平面的均匀照明装置,作为光源的LED灯条排列在整个背光模组的两边或一边。遮光胶作为背光模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粘合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中的背光源,达到遮光的作用。在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通常使用的遮光胶为环形遮光胶,该环形遮光胶的结构一般为框型连续封闭结构。
目前液晶显示模组在手机产品,工控产品等领域使用广泛,而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不良是液晶显示模组在终端消费市场最主要的缺陷问题之一。ESD导致的不良最常见的有几种:IC损坏,ITO线路损坏,LED烧毁。无铁框项目由于没有啸叫不良、成本低廉而受到客户的青睐,但是无铁框项目模组面临着提高防ESD能力的挑战。
传统液晶显示模组主要通过TFT玻璃上的接地区(GND PAD)来导出静电,而由于空间的限制,TFT玻璃上的GND PAD面积很小,并不一定能有效的防止静电对LED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用以在不增加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抗静电能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用于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环形遮光胶带,所述环形遮光胶带一端的两侧表面分别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的所述环形遮光胶带与显示面板之间设有导电胶带,所述导电胶带的位置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遮光胶带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电胶带上的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导电胶带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一边位于所述环形遮光胶带的边缘上
可选地,所述导电胶带上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断裂线,所述两条断裂线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断裂线沿所述导电胶带的横向延伸,且所述断裂线的一端延伸至导电胶带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和导电胶带分别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导电胶带的一长边侧边缘齐平。
可选地,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设有引出端,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设有网格状的接地电路,且该侧表面与所述环形遮光胶带贴合,所述接地电路上设有漏铜,所述导电胶带通过所述漏铜与所述接地电路胶接。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侧表面设有与胶框平齐的电极,所述电极设置在引出端上,并且与所述接地电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电胶带上与所述电极对应位置向外凸起形成突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