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自主探索建图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2158.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米令;刘俊斌;虞坤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自主 探索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自主探索建图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利用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当前估计的SLAM初始环境地图上识别所要访问的区域;针对识别出的访问区域,基于主动探索方式进行路径规划,并按照效用最高原则,从已规划的路径中选出探索路径,执行路径探索操作;根据路径探索结果,建立自主探索对应的环境地图;达到了通过机器人的自主探索选择移动路径并建立环境地图的目的,降低了单纯利用SLAM算法所导致的定位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环境地图的构建质量和构建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的自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自主探索建图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未知区域的自主探索,是移动机器人的基础功能,在缺少全局定位参考(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超带宽UWB定位技术)的环境中,例如在室内环境中,移动机器人需要同时对环境进行建图以及在地图中进行定位,上述过程通常称为SLAM(Simultaneous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利用SLAM算法,主要用于解决移动物体的地图构建与定位导航的问题。传统的SLAM算法不考虑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通常的情况是:用户发送控制指令,来控制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运动;移动机器人利用SLAM算法对环境进行建图,并估计自身位置;这种方案降低了机器人的自主性,并且难以判断建图质量的好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自主探索建图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通过机器人的自主探索选择移动路径并建立地图,降低定位的不确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自主探索建图的方法,所述自主探索建图的方法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利用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当前估计的SLAM初始环境地图上识别所要访问的区域;
针对识别出的访问区域,基于主动探索方式进行路径规划,并按照效用最高原则,从已规划的路径中选出探索路径,执行路径探索操作;
根据路径探索结果,建立自主探索对应的环境地图。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利用SLAM算法,在当前估计的SLAM初始环境地图上识别所要访问的区域,包括:
基于传感器模型,分别获取各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
利用SLAM算法,在当前估计的以栅格形式表示的SLAM初始环境地图上,通过探索空闲栅格和未被探索栅格之间的区域,进行边界探索;
根据边界探索结果,识别出对应的访问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探索空闲栅格和未被探索栅格之间的区域,进行边界探索,包括:
搜索与所述未被探索栅格相邻的空闲栅格,进行边界栅格的检测;
对所述边界栅格进行聚类,当聚类包含的栅格数量达到预设阈值时,将聚类包含的栅格认定为边界栅格。
进一步地,所述针对识别出的访问区域,基于主动探索方式进行路径规划,并按照效用最高原则,从已规划的路径中选出探索路径,执行路径探索操作,包括:
在识别出的访问区域内,对应于将要访问的每个位置,规划出机器人可能采取的候选动作;
计算每个候选动作的效用,根据效用计算结果,选出效用最高的候选动作并将其作为路径探索使用的选定动作;
基于所述选定动作,执行路径探索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每个候选动作的效用,包括:
利用信息熵理论,设置路径的效用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