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式智慧灯杆智能设备集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2183.4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洲;李英杰;胡小阳;陈忠晓;丁晔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36 | 分类号: | F21V21/36;F21V23/00;F21V33/00;F21V29/67;F21V15/00;F21V14/02;F21V21/22;F21S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51647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智慧 灯杆 智能 设备 集成 | ||
1.一种可升降式智慧灯杆智能设备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底端设有固定安装筒(10)及上端设有调节安装筒(11)且调节安装筒(11)上设有多个照明路灯(12)的灯杆主体(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筒(10)处且对所述灯杆主体(1)进行升降的自动升降元件(2)、设于灯杆主体(1)上且用于安装智慧灯杆上各个智能设备的集成安装箱(3)、对各个电气元件供电的电源(4);所述灯杆主体(1)底端贯穿所述固定安装筒(10)上端且延伸至固定安装筒(10)内部底端,固定安装筒(10)侧壁平行设有多个平行竖槽(100);
所述自动升降元件(2)包括设于固定安装筒(10)侧壁的安装箱(20)、设于所述安装箱(20)内且输出轴处垂直设有转动盘一(210)的驱动电机(21)、设于安装箱(20)内且与所述转动盘一(210)通过皮带转动连接的转动盘二(22)、与所述转动盘二(22)同轴转动的转动齿轮一(23)、位于所述转动齿轮一(23)正上端且通过齿链与转动齿轮一(23)连接的转动齿轮二(24)、水平段与上述齿链一侧固定连接及竖直段内壁设有与灯杆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且可在平行竖槽(100)内上下滑动的多个L型滑条(25);
所述集成安装箱(3)内分别设有画面捕捉模块(31)、紧急报警模块(32)、天气检测模块(33)、远程控制模块(34)以及与上述电气元件连接的控制器(35),集成安装箱(3)外部且与控制器(35)连接有智能交通信号灯(36)、摄像头(37);
所述调节安装筒(11)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限位竖槽(110),还包括光角调节元件(5),所述光角调节元件(5)包括水平贯穿至调节安装筒(11)左右两侧对应限位竖槽(110)的外部的光角调节柱(50)、设于所述调节安装筒(11)左右两侧且一端与调节安装筒(11)外壁铰接的光角调节安装板(51)、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光角调节柱(50)底端连接的驱动马达(52),所述光角调节柱(50)前后侧壁分别设有可在调节安装筒(11)前后侧面对应的限位竖槽(110)内上下滑动的调节块(500),光角调节柱(50)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光角调节安装板(51)底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多个照明路灯(12)均匀设在光角调节安装板(51)底端;
电源(4)包括铺设于光角调节安装板(51)表面的光伏板(40)、与所述光伏板(40)电性连接且用于存储电能的蓄电池组(41);
固定安装筒(10)上设有翻折座椅元件(14),翻折座椅元件(14)包括位于固定套壳(130)上端且一端与的固定安装筒(10)外壁铰接的座椅活动板(140)、设于座椅活动板(140)两侧的位置调节槽(141)、一侧与固定安装筒(10)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侧通过滑块可在位置调节槽(141)内滑动的支撑条(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智慧灯杆智能设备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主体(1)底端设有防撞缓冲元件(13),所述防撞缓冲元件(13)包括套设在固定安装筒(10)外部底端且外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安装座(1300)的固定套壳(130)、与多个所述安装座(1300)一一对应且一端设于安装座(1300)内的多个弹簧缓冲柱(131)、设于各个弹簧缓冲柱(131)上远离安装座(1300)侧的缓冲撞板(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智慧灯杆智能设备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撞板(132)外壁设有橡胶软垫(1320),所述橡胶软垫(1320)与缓冲撞板(132)外壁可粘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智慧灯杆智能设备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箱(3)上设有检测门(300),所述检测门(300)上设有工作指示灯(301)、故障指示灯(302)以及电源指示灯(303),集成安装箱(3)上设有散热口(304),所述散热口(304)处设有散热风扇(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