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变电站红外测温及SF6气体光谱监测的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2205.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劲忠;周丽;叶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远观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宁夏中能宁电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J5/00;G01M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变电站 红外 测温 sf6 气体 光谱 监测 定标 装置 方法 | ||
一种用于变电站红外测温及SF6气体光谱监测的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其中定标装置包括:高温黑体辐射源,用于发射红外光谱;气池,其由密封的气体室以及沿光源传输路径设置于所述气体室两端的入射窗和出射窗组成,高温黑体辐射源发射的红外光谱从所述入射窗射入,并从所述出射窗射出;探测器,用于采集经所述气池的出射窗射出的红外光谱;以及计算机,接收由所述探测器输出的光谱数据,并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本发明的用于变电站红外测温及SF6气体光谱监测的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利用气池的真空环境和充气环境,准确计算出了充气环境的吸收谱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红外测温及SF6气体光谱监测的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成为了电力设备运维部门的首要任务,而发热故障一直是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变电站运行设备温度的实时测量是长期未解决的难题;
红外检测技术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和光电成像技术多种科学技术为一体的一种在线检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物体表面的温度的不同,散发出的红外辐射量不同这一特点,把物体的热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的过程。非接触式红外测温器就是通过红外检测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的物体检测,这对一些危险环境的检测提供了安全保障,在工业温控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红外图像测温的难点在于其准确性,对红外光谱数据的定标要求极高,定标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测温的准确性。
SF6气体有着良好的绝缘性和灭弧性能,已经在变电站的高压电气开关设备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由于高压电气开关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有着一定的差异,以及使用时间过久后会出现产品材料老化的现象出现,因此,SF6高压电气开关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着气体泄漏现象,这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也会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若能够监测SF6的气体的泄漏情况,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的发生。红外光谱分析法可以非接触式监测SF6气体泄漏情况,SF6气体放电每一种分解产物都存在一个或多个吸收明显的红外光谱特征峰,根据红外光谱特征峰大小,可判断SF6气体的泄漏情况。
因此,为准确提取特征峰以及标定泄漏气体浓度,亟需一种能严格准确获取定标参数的定标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更加精确计算线损的用于变电站红外测温及SF6气体光谱监测的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测温准确性以及SF6红外光谱监测法中泄漏气体光谱峰值大小不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红外测温及SF6气体光谱监测的定标装置,包括:
高温黑体辐射源,用于发射红外光谱;
气池,其由密封的气体室以及沿光源传输路径设置于所述气体室两端的入射窗和出射窗组成,高温黑体辐射源发射的红外光谱从所述入射窗射入,并从所述出射窗射出;
探测器,用于采集经所述气池的出射窗射出的红外光谱;
以及计算机,接收由所述探测器输出的光谱数据,并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池的入射窗和出射窗均为深低温的氦屏,所述气池的气体室用于充入预设的气体或抽成真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测器的入射前端还设有干涉系统,由所述气池的出射窗射出的红外光谱经干涉系统过滤后汇集于所述探测器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计算机包括:
干涉数据池,用于缓存由探测器输出至计算机的光谱数据;
傅里叶变换模块,用于将缓存的光谱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后生成红外光谱谱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远观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宁夏中能宁电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远观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宁夏中能宁电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基座以及电连接器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