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2678.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富;张捷;隋杰磊;付松辉;武传志;曹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4;F24F11/86;F24F11/88;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王强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空调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控制方法难以可靠保证减载后的冷水机组的实际运行需求与运行状态相匹配、冷水机组能效比参数不理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基于出水温度判断当前空调系统的加、减载需求,并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根据加、减载后的出水温度、机组平均负荷或启动温差增、减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机组数量,以便进一步提升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需求与运行能力的匹配程度,优化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参数,使得多机组空调系统能够在满足基本换热需求的同时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厂、商场等大型场所中,通常通过多个冷水机组进行室内温度控制和供水。在满足制热/制冷需求的情形下,多个冷水机组的整体运行情况通常根据实际的供水温度进行调控。
在传统控制方式中,通常会根据多个冷水机组的供水温度判断冷水机组的换热需求。如果多个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相对于实际换热需求过强,则会对多个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便达到使多个冷水机组减载运行的目的。上述控制方式的弊端在于: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使冷水机组减载运行,整体冷水机组的换热能力仍然难以与其实际换热需求匹配。但是一味地使冷水机组减载运行又会影响整体冷水机组的制冷效果、难以保证整体冷水机组的能效比。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控制方法难以可靠保证减载后的冷水机组的实际运行需求与运行状态相匹配、冷水机组能效比参数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机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制冷工况下,获取当前出水温度;在所述当前出水温度小于目标温度的情形下,使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减载运行;获取减载过程中的多机组空调系统的出水温度变化情况和机组平均负荷变化情况;基于所述出水温度变化情况和所述机组平均负荷变化情况,选择性地减少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数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使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减载运行”包括:降低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的压缩机的输出功率。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当前出水温度变化情况和所述机组平均负荷变化情况,选择性地减少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数量”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出水温度增大到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并且所述机组平均负荷大于等于设定平均负荷,则不减小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数量,同时使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停止减载;如果预设时间内所述出水温度始终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并且所述平均机组负荷小于所述设定平均负荷,则减小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数量,其中,所述设定平均负荷为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处于最优能效比状态下的平均负荷与设定系数的乘积。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减少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数量”的步骤包括:关闭负荷最小的机组。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时间为3分钟;并且/或者所述设定系数为2/3。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当前出水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的情形下,使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加载运行;获取加载后的多机组空调系统的启动温差;根据所述启动温差,选择性地增加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数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使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加载运行”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多机组空调系统的运行机组的压缩机的输出功率提升至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