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3001.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苏贤乐;李启奕;朱颂仪;廖杰超;骆光;蔡旭斌;卢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君君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电力 数据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电表箱,所述电表箱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能表、第二电能表和主协议转换装置;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能表和第二电能表有线通讯连接;负控箱,所述负控箱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固定安装有负控终端和从协议转换装置,所述从协议转换装置与所述负控终端有线通讯连接并与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无线通讯连接;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的体积小于所述负控终端的体积。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能解决当前的电表箱中放入两电能表后电能表无法安全可靠地与后台服务器实现通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电力数据传输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电表箱1、电能表2、负控终端3和后台服务器4。一般地,电表箱1固定安装于用户侧,电能表2和负控终端3均位于电表箱1中,后台服务器4则位于供电企业侧。用户侧的用电网络始于电能表2,故电能表2能记录用户侧的用电情况,由于电能表2不具备直接用与后台服务器4通讯的功能,所以电能表2与后台服务器4之间设有负控终端3。负控终端3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分别与电能表2和后台服务器4通讯连接,用于实现电能表2与后台服务器4之间的通讯。供电企业可以在后台服务器4发送指令调取电能表2所记录的数据从而为计费提供依据。
传统的电力数据传输系统只包含一个电能表2,一旦电能表2出现故障,将会出现无法计费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导致停电事件的发生。为了提高电力数据传输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增设一电能表,两电能表一开一备能有效提高计费的可靠性。然而,参见图2,由于电能表2的体积较大,目前的电表箱1虽能容纳一个电能表2和一个负控终端3,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增的电能表。为了实现新增电能表与用户侧用电网络的连接,应当将新增电能表放入电表箱1中,故新增电能只能占用负控终端3原来的位置。若将负控终端3装设于电表箱1的外部,为了实现负控终端3和两电能表之间的有线通讯连接,就必须在电表箱1的侧壁打孔。一方面,电表箱1为金属材质,在不拆卸的情况下打孔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在电表箱1的侧壁打孔会降低电表箱1的保护功能,存在雨水渗入等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如果直接去掉负控终端3,则两电能表又无法直接与后台服务器4进行通讯。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力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改进,以解决当前的电表箱中放入两电能表后电能表无法安全可靠地与后台服务器实现通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能解决当前的电表箱中放入两电能表后电能表无法安全可靠地与后台服务器实现通讯的问题。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电表箱,所述电表箱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能表、第二电能表和主协议转换装置;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能表和第二电能表有线通讯连接;
负控箱,所述负控箱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固定安装有负控终端和从协议转换装置,所述从协议转换装置与所述负控终端有线通讯连接并与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无线通讯连接;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的体积小于所述负控终端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包括:
主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用于对进出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的数据进行处理;
主抄表端口,所述主抄表端口与所述主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能表和第二电能表均通过所述主抄表端口实现与所述主处理器的有线通讯连接;
主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主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主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实现所述主协议转换装置数据的无线收发。
优选的,所述主抄表端口的数量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3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杆式冷却水喷射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用气制动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