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人血清白蛋白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及制备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3758.4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克利;王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77/66 | 分类号: | C07D277/66;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郑伟健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血清 白蛋白 噻唑 荧光 探针 制备 试剂盒 | ||
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假酯酶活性,我们发明了一种检测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探针及其试剂盒。该探针是包含酯键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染料,其自身荧光最大发射波长是580nm。经人血清白蛋白水解后,该探针水解产物在碱性环境中的最大发射峰是522nm。据此,本发明中的探针实现了对人血清白蛋白的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人血清白蛋白荧光探针和试剂盒制备方法简单,检测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分析技术和精细化工交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制备一种基于苯丙噻唑的探针并用于检测人血清白蛋白及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在肝细胞中开始合成,成熟后因肝细胞对其存储能力较弱而被迅速释放到细胞外,最终主要分布在血浆中。HSA 在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它不但能够维持血液渗透压、维持血液酸碱平衡,承载输运大部分内源性分子和外源性药物,而且能够发生糖基化、假酯酶催化等反应。依赖于这些功能,HSA的含量是评估人体健康状的重要指标,例如,血清中HSA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存在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等疾病,而尿液中HSA含量过高可能存在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由此可见,发展检测HSA含量的方法对展开生物化学分析以及临床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作为血常规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临床上检测白蛋白的溴甲酚绿方法等是利用HSA与探针分子结合后紫外可见吸光度相应改变的原理而设计的。这种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探针与HSA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能与HSA结合的物质的干扰;二是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比较低。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为白蛋白开发荧光探针。然而,目前所报道的检测白蛋白的荧光探针都是基于HSA与荧光探针分子的结合特性,虽然改进了灵敏度的问题,但是像极性、黏度等干扰因素以及干扰物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研究发现HSA有假酯酶活性,能够与一些酯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发生反应。HSA在发挥酯酶活性后会产生两个效果,一是酯类底物被水解为羟基产物,二是HSA中的氨基酸会被酰基化。这一特性独立于极性、黏度等干扰因素。因此,开发依赖于白蛋白假酯酶活性的荧光探针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HSA含量及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基于白蛋白假酯酶活性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人血清白蛋白可催化该探针水解,所得水解产物的吸收峰和荧光峰与探针底物有显著区别。根据水解产物的荧光信息可以推算待测样品中的HSA含量以及活性。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非酶促反应型荧光探针对 HSA检测时易受环境极性、黏度等的干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苯并噻唑的检测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探针,命名为HBPA,其结构式如下结构式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如上述所述的荧光探针HBPA的制备方法,其中,合成路线为:
其中,中间体Ⅱ的合成方案为:将化合物Ⅰ和乌洛托品溶于三氟乙酸中,回流反应8-12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并加入稀的NaOH水溶液中和反应液,再用二氯甲烷萃取中和液,旋干、柱色谱分离。
其中,中间体Ⅲ的合成方案为:将上述所得中间体Ⅱ加入到水合肼的甲醇溶液中,回流反应30-60分钟,旋干反应液。再将所得固体残渣溶于少许甲醇,超声5分钟,再加入冰水搅拌反应10分钟,抽滤得到固体产物。
其中,荧光探针HBPA的合成方案为:将中间体Ⅲ与乙酸-(2-醛基)苯酯溶于甲醇中,室温反应10-30分钟,待反应完全,抽滤即得目标产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人血清白蛋白检测的荧光试剂盒。其中,包含荧光探针和溶剂,所述荧光探针为如上所述的化合物HBPA。
所述的用于人血清白蛋白检测的荧光试剂盒,其中,荧光探针 HBPA的质量浓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3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