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调峰需求计算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4005.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礼晓飞;黄越辉;葛延峰;王跃峰;李铁;姜枫;崔岱;张建;唐俊刺;冯占稳;朱伟峰;孙文涛;詹克明;蔡壮;何超军;王淼;李家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需求 计算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调峰需求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的预测负荷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弃电功率;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弃电功率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需回收的新能源弃电量;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需回收的新能源弃电量确定电网的调峰需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更精确的计算了有新能源发电参与的电网调峰需求,进而为火电机组灵活改造的容量规划提供技术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调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调峰需求计算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新能源消纳困难仍然是制约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现实问题,尤其在寒冷且风力资源和光伏资源丰富的地区,冬季供热期风电消纳问题依然突出。
当前,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分析主要基于典型日法,更多地考虑常规火电、水电或者核电接入后,在负荷呈现一定规律性条件下,计算电力系统运行的调峰缺额,计算过程中考虑新能源出力不同场景。
但从风电、光伏发电实际情况来看,该类型电源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典型日分析法不能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导致计算结果比较粗糙,得到的调峰能力需求测算结果偏离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网调峰需求计算方法,该方法更精确的计算了有新能源发电参与的电网调峰需求,进而为火电机组灵活改造的容量规划提供技术指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调峰需求计算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
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的预测负荷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
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弃电功率;
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弃电功率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需回收的新能源弃电量;
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需回收的新能源弃电量确定电网的调峰需求。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发电机组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机组;所述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的预测负荷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包括:
按下式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中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Cw:
按下式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中光伏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Cpv:
式中,λw为电网中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占比,λpv为电网中光伏发电机组的装机占比,QL为控制周期内电网的预测负荷,Rn为新能源发电弃电率控制指标,Hw为历史风力发电量的均值,Rw为风力发电弃电率控制指标,Hpv为历史光伏发电量的均值,Rpv为光伏发电弃电率控制指标。
优选的,所述根据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确定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弃电功率,包括:
将控制周期内电网中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代入预先构建的新能源消纳模拟仿真模型中,获取控制周期内各聚合电网在各时段的风力发电功率和光伏发电功率;
根据控制周期内各聚合电网在各时段的风力发电功率和光伏发电功率确定控制周期内各聚合电网在各时段的弃电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4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