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返蓄电池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4195.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周贤机;佘爱强;洪清富;郭志刚;宋锐;毛书彦;田庆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返蓄电池修复方法。该退返蓄电池修复方法基于目前售后电池实际情况,针对初检合格的电池,进行一个快速的判断,将电池归类于不可修复、易修复及难修复,通过分类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修复办法对电池进行修复,并且同类电池进行配组使用,从而提高修复后电池的可靠性,降低售后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售后电池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退返蓄电池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一般由4只或者5只12V电池串联形成电池组成组使用,而单只12V电池由6个2V单格内部串联组成。
市场上经常有因各种原因退回的电池,有些退回电池确实是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只能进行报废处理,而有些电池在进行一定方法修复后还能够继续使用。
比如公开号为CN10220869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退回电池处理方法,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厂家在处理退回电池时容量判定不准确的问题。本一种退回电池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并联充电;将一定数量的电池并联连接后接在充电电源两端进行充电,待充足电后进入步骤b;b、容量判定;将各个电池拆下,并用放电仪对每一个电池进行单独放电,直到放电至指定电压为止,记录下每个电池的放电时间,判定其容量;c、再充电;将放电后的电池重新进行并联连接,由充电电源重新对其进行充电,直到充足电为止。
再比如公开号为CN11021225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退返蓄电池的修复和配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经过外观筛选后可以修复的蓄电池,检测修复前的开路电压,根据蓄电池开路电压进行第一次分档;(2)将第一次分档后的蓄电池中属于同一档的若干蓄电池串联后进行恒流放电修复,以电流0.05C~0.1C安培进行恒流放电,直到回路中所有蓄电池的电压均下降到0V,继续维持放电2~5h;(3)以步骤(2)恒流放电修复时电压到达0V为起点,计算每只蓄电池电压在0V以下的维持时间,以该维持时间进行第二次分档;(4)将第二次分档后的蓄电池中属于同一档的若干蓄电池串联后进行恒压限流充电,将蓄电池充满电;(5)步骤(4)恒压限流充电结束后进行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0~10.5V/只;(6)根据步骤(5)恒流放电终止电压进行第三次分档;(7)对蓄电池进行补充电,静置后测量修复后的开路电压,根据开路电压进行第四次分档,分为同一档的若干蓄电池配为一组。
然而,退返电池内情况复杂,即使是单格落后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用同一种修复方式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所有退返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退返蓄电池修复方法,通过对退返电池根据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时间下降的曲线情况进行分类,分类后分别进行修复,提高修复的准确性,降低售后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售后电池的一致性。
一种退返蓄电池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市场退返电池进行外观筛选,再进行微短路检测,外观正常且没有微短路的电池进入下一步流程;
(2)将电池进行补充电;
(3)以电流0.5C进行恒流放电并记录放电过程中电压值,直到蓄电池整只电压下降到2~5V后,停止放电;
(4)根据步骤(3)记录的电压值绘制放电时间-电压曲线,以放电时间-电压曲线中电压下降速率大于0.5mV/s作为突变处起点,随后的电压下降速率小于0.5mV/s作为突变处终点,突变处电压每下降1.5~2.0V计为一个落后单格,将落后单格数不少于3个的电池判定为不可修复,落后单格数为1~2个的电池判定为可修复;
(5)对于可修复电池,以突变处起点的出现时间以及突变处起点到突变处终点的平均电压下降速度进行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4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