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监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4344.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顾客;刘军;李爽;李恒超;费永胜;戴卫惠;陈献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建设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工程 监理 监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监理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监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按照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建立项目BIM模型,项目具有子单元;获取施工信息以构建三层次模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与三层次模型产生四维进度模拟;为四维进度模拟生成多个子模型,子模型与子单元一一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的耗时评估建设方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将评估值大于设定占比值的地方判定为待优化区域,提交设计方、监理方以及施工方进行核定,将多个核定结果附加在待优化区域旁,最后按照核定结果产生的时间顺序推送给设计方,先产生的结果后推送,让系统获取推送后设计方得出的审核结果;保证监管系统实时性与分析与讨论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监理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监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管理是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监理管理方法信息化程度较低,严重地制约了工程监理管理发展的水平。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BIM技术具有信息化、可视化等特点,基于BIM的施工进度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工程中的应用对提升该类工程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BIM在国内的推广,BIM逐渐被应用在监理工作中。如公告号为CN1058443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BIM工程项目要素的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包括BIM数据库、进度管理子系统、成本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和移动终端集成在一套系统内实现,使用一套系统即可完成工程项目五大要素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但是,由于工程监理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众多,传统的方法如开会、发文等方式需要召集很多人到场进行分析与讨论,信息核查的效率很低。使用了BIM系统后,会将需要的数据与信息点对点地发送,虽然突出了分析与讨论的及时性,但是由于多个点之间无法进行交互沟通,从而降低了信息核查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一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监管方法,其保证监管系统实时性的同时还保证分析与讨论所得结果的有效性。本发明目的二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监管系统,保证监管系统实时性的同时还保证分析与讨论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监管方法,包括:
按照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建立项目BIM模型,项目具有子单元,为每个子单元备数据;
获取施工信息以构建三层次模型,所述三层次模型包括整体项目的宏观模型、附属建筑的中观模型和建筑构件的微观模型;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将施工进度与所述三层次模型链接以产生四维进度模拟;
为四维进度模拟生成多个子模型,子模型与子单元一一对比,将四维进度模拟中的子模型与项目BIM模型中的子单元进行对比,设立多个线程,同时对比多组对应的子模型与子单元,根据对比结果的耗时与四维进度模拟大小的占比评估建设方施工方案是否合理;
根据四维施工仿真模型指导工程的施工进度,将施工过程的每一个工作以可视化形象的建筑构件虚拟建造过程来显示;
将占比大于设定占比值的地方判定为待优化区域,提交设计方、监理方以及施工方进行核定,单方核定后产生核定结果,将多个核定结果附加在对应的待优化区域旁,进行表示,最后按照核定结果产生的时间顺序推送给设计方,先产生的结果后推送,让系统获取推送后设计方得出的审核结果;
对四维进度模拟进行相应的优化、修改,最终完成施工方案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同建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4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