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器用辅助触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5011.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5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于贻鹏;刘纪超;潘婉玲;赵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器用 辅助 机构 | ||
一种接触器用辅助触头机构,包括壳体(1),线路板(2),接线端子(3,3’),永磁体(4)和支架(5),所述支架(5)能够在壳体(1)内上下运动,永磁体(4)装在支架(5)上能够随着支架(5)在壳体(1)内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4)随着支架(5)在壳体(1)内上下运动过程中能够控制其两侧或一侧设置在其运动轨迹方向上且位于其磁场范围内的干簧管组(6)相应的接通或断开。该辅助触头机构采用一个永磁体就能控制其两侧或一侧设置在其运动轨迹方向上且位于其磁场范围内的干簧管组相应的接通或断开,优化了空间布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利用干簧管及永磁体特性进行信号通、断切换的接触器用辅助触头机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属于量大面广的控制电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常配挂辅助触头机构用以实现接触器自锁、互锁、接触器状态指示等功能,如附图1所示,目前现有的辅助触头一是采用敞开式触点结构,触点表面易受外界环境污染,致使触点导通不良;二是采用封闭式干簧管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将簧片至于玻璃管或者塑封管内,使用磁铁靠近或远离干簧管从而控制干簧管的接通或者分断,干簧管触点表面被封闭,不受外界环境污染,但由于干簧管灵敏度较高,在大电流接触器上挂接辅助触头使用时容易出现电磁干扰而导致的触头误切换的现象。另外,常见的干簧管辅助触头多为两个磁铁控制两个干簧管的通、断切换,成本较高,并且磁铁和干簧管的相对位置为上下运动方向,行程扩大方面都受到很大局限,干簧管的平铺排列方式也限制了空间优化的可能,阻碍了辅助触头性能的改进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辅助触头容易受电磁干扰而导致触头误切换以及安装空间结构受排列方式限制难以优化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接触器用辅助触头机构,采用一个永磁体就能控制其两侧或一侧设置在其运动轨迹方向上且位于其磁场范围内的干簧管组相应的接通或断开,优化了空间布局。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用辅助触头机构,包括壳体,线路板,接线端子,永磁体和支架,所述支架能够在壳体内上下运动,永磁体装在支架上能够随着支架在壳体内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随着支架在壳体内上下运动过程中能够控制其两侧或一侧设置在其运动轨迹方向上且位于其磁场范围内的干簧管组相应的接通或断开。
作为优选地,所述干簧管组之间或者一侧设置有内导磁体。
作为优选地,所述干簧管组的外侧设置有外导磁体。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架为立杆式,所述永磁体置于立杆式支架的本体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永磁体置于立杆式支架的本体上的卡槽内,所述永磁体在随着支架在壳体内上下运动过程中能够对干簧管组施加磁场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数量为个能够控制其两侧的干簧管组。
作为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凸缘,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凸缘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与凸缘配合安装使所述支架在壳体内沿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线路板包括线路底板和至少一块竖直线路板,所述线路底板和至少一块竖直线路板拼接成U型或L型。
作为优选地,所述线路底板上设有支架滑动过孔能够让所述支架通过。
作为优选地,所述干簧管组安装在所述至少一块竖直线路板的内侧面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导磁体装在所述至少一块竖直线路板内侧面上,所述外导磁体安装在所述竖直线路板外侧面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线路底板的两端装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竖直线路板内侧面上装有的干簧管组电气连接。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5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