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5050.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张宗军;郭正廷;赵宝军;谭军俊;高博深;孟辉;韩成浩;丁桃;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28 |
代理公司: | 44242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混凝土 钢梁 叠合板 底板 组合式 预应力钢筋 结构性能 预埋 钢筋 垂直布置 等边角钢 构件吊装 建筑构件 抗弯刚度 施工效率 协同受力 折型钢板 开口端 适用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涉及建筑构件领域。所述组合式叠合板包括钢梁、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与所述普通钢筋垂直布置,预埋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中;所述钢梁为等边角钢、折型钢板的一种,所述钢梁开口端预埋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中。本发明的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钢梁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协同受力,结构性能优异,可显著提高该组合式叠合板的抗弯刚度,增强其工程的适用度;同时,叠合板结构性能的改善,可增大其适用尺寸以减少该构件相应拆分数量,减少构件吊装的次数,以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重要的结构构件,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普通的全预制楼板、钢筋桁架叠合板底板刚度较小,在转运及吊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不仅无法满足各种大跨度、抗震性能及整体性要求高的建筑需求,在安装时还需要设置竖向支撑,影响施工效率,因此开发出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新型叠合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包括钢梁、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与所述普通钢筋垂直布置,预埋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中;所述钢梁为等边角钢、折型钢板的一种,所述钢梁开口端预埋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中。
优选地,所述折型钢板的侧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60°,便于折型钢板预埋入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后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相应载荷。
优选地,相邻的预应力钢筋等间距平行分布,相邻的普通钢筋等间距平行分布。
优选的,预应力钢筋平行于所述钢梁。
优选地,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通过钢丝固定连接于交叉点。
优选地,钢梁侧板设有浇筑孔。
优选地,浇筑孔为圆形、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钢梁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协同受力,结构抗弯刚度明显提升,可用于大跨度空间,同时可减少楼板拆分后的构件数量,减少构件吊装的次数,以提高施工效率;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厚度小,重量轻,方便吊装,对建筑的净空影响小;该组合式叠合板整体刚度大吊装、转运、安装等操作下不易变形和开裂;该叠合板也可直接作为其上部后浇板的模板,当后浇板施工浇筑时,该叠合板在无附加支撑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刚度可独立承受相应荷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3、4中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钢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式叠合板,包括钢梁2、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预应力钢筋3、普通钢筋4;其中,钢梁2为等边角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5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板及墙板吊具及吊装墙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发热集成墙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