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表面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6076.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文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易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8B3/08;B08B13/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用电 表面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表面清理装置,包括清洗箱、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清洗箱顶部外壁和一侧内壁焊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定滑轮,所述清洗箱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安装座,且电机安装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座一侧外壁焊接有震荡杆,且震荡杆底端焊接有U型音叉,所述清洗箱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清洗管安装座。本发明U型音叉利用电机副作用产生的震动对盐水进行震荡,增加溶液与电缆的接触,提高装置的溶解效率,残留下的正五边形结构的污泥重心不稳,对电缆表面的附着力大大减小,便于其他部位对污泥进行处理,侧流孔增大了装置内部的空间,便于泥浆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表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城市的建设力度逐步逐步加大,电力工程在建设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在电力建设中,经常在各个建筑之间搭建高压线路,此时就要用到高压电缆,而高压电缆在工程建设中表面容易堆积灰尘和污泥,使得电缆收卷和使用起来相当不便,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起到极大的减弱作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2364607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导体表面清理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和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中的轴承,与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皮带轮,有中心孔的被动皮带轮,套接在主动皮带轮和被动皮带轮上的三角皮带,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轴承和被动皮带轮中心孔中的中空转轴。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没有针对性的对线缆表面的污泥就行处理,没有考虑污泥在混合一些物质晾干后相当坚硬,除去不便的情况,不能起到良好的清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表面清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表面清理装置,包括清洗箱、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清洗箱顶部外壁和一侧内壁焊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定滑轮,所述清洗箱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安装座,且电机安装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座一侧外壁焊接有震荡杆,且震荡杆底端焊接有U型音叉,所述清洗箱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清洗管安装座,且清洗管安装座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箱内注有温盐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管内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放置的电磁铁,清洗管内壁两端均开有滑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焊接有同一个倾斜放置的连接杆,且第一套环位于第二套环上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一侧外壁两端均分别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轮,滑轮的规格与滑槽的规格相适配,滑轮在滑槽内做圆周运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一侧外壁均焊接有成环形分布的弧形磁板,且弧形磁板为永磁板,弧形磁板的磁性与电磁铁的磁性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主剖截面为L型结构,且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俯剖截面为圆型环结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内壁均焊接有三个倾斜放置的蛇形板,且六个蛇形板围成圆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六个所述蛇形板一侧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流槽,且分流槽为正五边形结构,分流槽一端开有侧流孔,且侧流孔为圆形结构,分流槽交错分布,且蛇形板外壁上未开有分流槽部分围成圆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倾斜放置的蛇形座,且四个蛇形座顶部外壁均设有长度相同且成蛇形分布的橡胶条,橡胶条一端开有W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易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易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6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纯净水回水降温高效节能三级冷却装置
- 下一篇:耐侵蚀混凝土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