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网式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6432.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郭辰;张国;李腾;邵振洲;张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F03D13/10;F03D80/5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轮毂 壳体 风轮叶片 风力发电机 安装维护 壳体连接 固定块 叶轮 安全隐患 风轮机轴 固定效果 机壳连接 内部设置 一端连接 安装端 便利性 离网式 轮机轴 轮叶片 轮毂壳 维护口 主动端 壳盖 松动 体内 侧面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网式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包括机壳、风轮毂壳体和风轮叶片,风轮叶片的安装端与风轮毂壳体连接,风轮毂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风轮毂壳体内壁,另一端连接风轮机轴的主动端,风轮毂壳体的侧面开设安装维护口,所述维护口上设置壳盖,风轮毂壳体的一端连接机壳,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中,风轮毂壳体与机壳连接,风轮叶片直接与风轮毂壳体连接,避免叶轮直接与风轮机轴连接,提高连接强度,而且在风轮毂壳体上开设安装维护口,提高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可以对风轮毂组件与风轮叶片进行很好的安装,提高了整体的固定效果,且风轮叶片松动后也可以进行一定的保护,降低了整体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网式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一般由风轮、发电机、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的安装时,风轮毂组件是必不可少的元件,且风轮毂组件就是与风轮机轴和风轮叶片之间的连接件,现有的风轮机轴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然后通过螺母与风轮毂组件进行固定,因为风轮毂组件加上风轮叶片的重量很大,这样通过螺纹的方式进行安装的话效果不是很好,不便于拆卸维护,且灰尘和水分容易从风轮机轴与风轮毂组件之间的缝隙进入,风轮叶片和风轮毂组件一般也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当螺钉出现松动时,整体安全隐患大,所以现有的风轮毂组件固定效果不是很好,且整体密封性不好。
传统的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不能够对风轮毂组件与风轮机轴进行很好的安装,且不可以对风轮毂组件与风轮叶片进行很好的安装,大大的降低了整体的固定效果,不便于使用者对风轮毂组件进行拆卸维护,且风轮叶片松动后不可以进行一定的保护,增加了整体的安全隐患,灰尘或水分容易进入到风轮毂组件的内部,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网式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安装效果不好且整体密封性不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网式风力发电机用风轮毂组件,包括机壳、风轮毂壳体和风轮叶片,风轮叶片的安装端与风轮毂壳体连接,风轮毂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风轮毂壳体内壁,另一端连接风轮机轴的主动端,风轮毂壳体的侧面开设安装维护口,所述维护口上设置壳盖,风轮毂壳体的一端连接机壳。
机壳连接风轮毂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圆盘,风轮毂壳体的连接机壳的一端与圆盘转动或滑动连接。
风轮毂壳体连接机壳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槽板,圆形槽板与机壳连接,圆形槽板的中心开孔,所述开孔直径大于风轮机轴的直径。
圆形槽板周向内侧面与圆盘的周向外侧面之间设置有滚轮;圆形槽板与圆盘的端面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风轮机轴的主动端设置第一法兰盘,固定块连接风轮机轴的一端设置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
风轮毂壳体的内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三块风轮安装板,风轮安装板与风轮毂壳体固定连接,风轮毂壳体的径向侧面开设叶轮穿过的孔,叶轮伸入风轮毂壳体并穿过风轮安装板与风轮安装板连接。
叶轮与风轮毂壳体的间隙处设置密封圈,壳盖与风轮毂壳体安装维护口处设置密封垫。
风轮安装板上开设弧形通孔槽,所述弧形通孔槽沿某一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弧形通孔槽的一端设置有大于其槽宽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圆心与风轮安装端的连接柱的中心所在圆周大小相同,连接柱的端头直径大于弧形通孔槽的宽度,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端头的直径。
风轮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盘,安装盘上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的位置与叶轮安装端的连接柱位置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6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