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6687.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彭致勇;向元彬;龙卫;陈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17/04 | 分类号: | G04G17/04;G04G17/08;H01Q1/27;H01Q1/2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彭绪坤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主体部、穿戴部、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隔离件。穿戴部,与主体部连接,穿戴部用于将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于外部物体;第一辐射体,设置于穿戴部,第一辐射体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第二辐射体,设置于穿戴部,第二辐射体用于传输无线信号;隔离件,隔离件设置于穿戴部且位于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隔离件接地,隔离件用于提高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以此通过隔离件提高多个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从而降低多个辐射体之间的干扰,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提升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
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部;
穿戴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穿戴部用于将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于外部物体;
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穿戴部,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穿戴部,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穿戴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所述隔离件接地,所述隔离件用于提高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主体部、穿戴部、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隔离件。穿戴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穿戴部用于将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于外部物体;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穿戴部,所述第一辐射体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穿戴部,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传输无线信号;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穿戴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所述隔离件接地,所述隔离件用于提高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以此通过隔离件提高多个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从而降低多个辐射体之间的干扰,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体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6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存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性能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