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矩形扯离试件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6730.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邓耀华;周岳松;傅嘉治;江屈强;袁睿斌;钱裕祥;邓卫波;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永芳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矩形 扯离试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矩形扯离试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将侧模Ⅰ与阴底模垂直安装,得到阴侧模;将侧模Ⅱ与阴底模垂直安装,得到阳侧模;将2N个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分别放置在阴侧模和阳侧模中,并通过插销固定;将放置有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的阴侧模阳侧模对接安装,并通过螺栓紧固,形成一面有开口的型腔模;当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绝热层表面刷衬层后,向型腔模中浇入推进剂;推进剂浇入完成后,在开口处压入压膜,并盖上定位盖板,即完成矩形扯离试件的推进剂装药;推进剂完全固化后进行脱模,得到N个相互分开的矩形扯离试件。本发明可用于矩形扯离试件直接成型,实现了矩形扯离试件的推进剂免整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火工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矩形扯离试件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矩形扯离试件是一种用来测试绝热层与推进剂之间的粘接强度(Ⅱ界面粘接强度)的试件。矩形扯离试件Ⅱ界面粘接强度数据与发动机的Ⅱ界面粘接强度息息相关。做好矩形扯离试件制作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现有的矩形扯离试件模具在加工矩形扯离试件过程中,推进剂浇注方式是串联的,也即中间推进剂是连续的,脱模后需要切割整形,严重影响了矩形扯离试件的成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矩形扯离试件的成型方法,用于矩形扯离试件直接成型,实现了矩形扯离试件的推进剂免整形。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矩形扯离试件的成型方法,包括:
将侧模Ⅰ与阴底模垂直安装,得到阴侧模;将侧模Ⅱ与阴底模垂直安装,得到阳侧模;
将2N个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分别放置在阴侧模和阳侧模中,并通过插销固定;
将放置有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的阴侧模阳侧模对接安装,并通过螺栓紧固,形成一面有开口的型腔模;
当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绝热层表面刷衬层后,向型腔模中浇入推进剂;
推进剂浇入完成后,在开口处压入压膜,并盖上定位盖板,即完成矩形扯离试件的推进剂装药;
推进剂完全固化后进行脱模,得到N个相互分开的矩形扯离试件。
可选地,2N个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包括:N个有人工脱粘面的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和N个无人工脱粘面的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
N个有人工脱粘面的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放置在阴侧模中,并通过插销固定;
N个无人工脱粘面的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放置在阳侧模中,并通过插销固定。
可选地,N=5。
可选地,还包括:
在侧模Ⅰ、阴底模、侧模Ⅱ、阴底模、压膜、盖板和插销的所有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
可选地,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包括:矩形本体、设置在矩形本体上的凸起、以及设置在凸起中心位置的通孔。
可选地,
带绝热层矩形扯离头的长度为100±0.2mm、宽度为25±0.2mm;
凸起的直径为16mm;
通孔的直径为6mm;
矩形本体的厚度为7mm;
凸起上表面与矩形本体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5mm;
通孔的圆心到凸起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8mm。
可选地,推进剂完全固化后进行脱模,得到N个相互分开的矩形扯离试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6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菜谱的分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