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7419.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喜爱;吴晓晓;刘博智;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66 | 分类号: | G09G3/3266;G09G3/3208;G09G3/3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边框区设有显示级联扫描电路及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显示区设有多条显示扫描线和多条指纹扫描线;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与显示扫描线电连接,用于向显示扫描线输出显示扫描信号;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与指纹扫描线电连接,用于向指纹扫描线输出指纹扫描信号;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包括第一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和第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相对两侧的边框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边框区设置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为指纹识别电路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有助于减少连接到集成电路芯片的信号走线数量,保证集成电路芯片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屏占比、窄边框的显示屏由于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而越来越受欢迎。屏占比指的是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例,高屏占比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指纹是一种与生俱来且具有唯一性的生物学特征,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指纹识别可以应用于解锁、支付等各种场景中。为了提高屏占比而且兼有指纹识别功能,内嵌于屏内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一般利用三个晶体管和一个光电二极管(3T1D)或四个晶体管或一个光电二极管(4T1D)的驱动电路实现指纹识别,3T1D驱动电路需要两条驱动信号走线和一条读取信号走线,4T1D驱动电路需要三条驱动信号走线和一条读取信号走线,若所有信号走线均由集成电路(IC)芯片提供,当指纹识别区域较大时(例如1/4显示区为指纹识别区),所需IC芯片的尺寸会超过IC芯片设计的最大尺寸,而且不利于走线设计,不具备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设有内嵌式指纹识别区域,通过在边框区设置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为指纹识别电路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有助于减少连接到集成电路芯片的信号走线数量,保证集成电路芯片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设置有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以及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
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多条显示扫描线和多条指纹扫描线;
所述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与多条所述显示扫描线电连接,用于向多条所述显示扫描线输出显示扫描信号;
所述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与多条所述指纹扫描线电连接,用于向多条所述指纹扫描线输出指纹扫描信号;
所述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包括第一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和第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两侧的所述边框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边框区设置有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以及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显示区设置有多条显示扫描线和多条指纹扫描线;通过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与多条显示扫描线电连接,向多条显示扫描线输出显示扫描信号,实现像素单元的扫描过程;通过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与多条指纹扫描线电连接,向多条指纹扫描线输出指纹扫描信号,实现指纹识别单元的扫描过程;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包括第一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和第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第一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和第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相对两侧的边框区。通过设置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通过多个级联的输出端为指纹识别电路提供扫描驱动信号,避免设置过多的扫描驱动信号走线,减小集成电路芯片的尺寸;通过分别将第一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和第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设置于显示区相对两侧的边框区,有利于边框区布线和减小边框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3T1D指纹识别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