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7922.9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3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脑出血 手术 引导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颅面贴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面贴合部的下表面贴合在颅面部的表面,所述颅面贴合部的右侧面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接在颅面部的表面,所述颅面贴合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引导支管。
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采用3D扫描仪对患者头部进行实体扫描,得到患者头部影像三维数据。
步骤二、采用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将步骤一种所得出的患者头部影响三维数据导入建模软件,通过软件将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得到3D立体模型。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得到的3D立体模型中,采用3D设计软件在3D立体模型表面构建与其贴合的颅面贴合部。
步骤四、其次针对患者3D立体模型预开设的脑部穿刺孔位置进行坐标定位,在脑部穿刺孔上方构建空心引导支管3D模型,并且将空心引导支管3D模型设计在预设置的颅面贴合部上,在颅面贴合部3D模型的一侧设计限位套3D模型。
步骤五、在基础颅面贴合部3D模型、空心引导支管3D模型和限位套3D模型构建完成后,再对颅面贴合部3D模型的覆盖面积及空心引导支管3D模型的长度进行调整修剪。
步骤六、将调整完成的颅面贴合部3D模型、空心引导支管3D模型和限位套3D模型数据整合成整体3D模型数据包,最后将3D模型数据包中数据导入3D打印设备中进行打印,即可得到整个引导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支管顶部设置有引导槽口,所述引导支管穿过颅面贴合部并且深入患者脑部出血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面贴合部与颅面部中的额头、鼻子和眼睛外眶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为U形并与颅面部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建模软件为3DMax,所述步骤三中3D设计软件为123D Catc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打印的原料为聚乳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引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支管的引导方向指向患者脑部的血肿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未经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9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极管上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粪污发酵的整体式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