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D打印用热可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7926.7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琪;徐旭;欧阳玉婷;陆绍荣;阮红;张秋;曹张仪;谢熙;蔡同博;廖伟强;陈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9/04;C08K3/04;C08K3/30;C08K3/22;C08K3/36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汪治兴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可逆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4D打印用热可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 称取0.1~5.0 g的无机纳米颗粒,在100~200 ℃真空条件下,干燥1.0~5.0 h,然后在50~500 mL的N, 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分散0.5~2.0 h,获得分散均匀的分散液;
(2) 向步骤(1)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0.1~50 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5~2.5 m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N2气氛中于50~120 ℃下反应1.0~6.0 h,制得反应液;
(3) 向步骤(2)制得的反应液中加入0.1~30 g呋喃甲醇,在N2气氛中于50~120 ℃下反应1.0~6.0 h,所得混合液进行过滤,滤出物经真空100 ℃干燥,即制得呋喃甲醇改性无机纳米颗粒;
(4) 将1.0~20 g呋喃和1.0~20 g马来酸酐加入带有1.0~25 mL乙酸乙酯的圆底烧瓶中在25 ℃下搅拌24 h,待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最后将滤出物在50 ℃下真空干燥;
(5) 将1.0~20 g步骤(4)所得产物和1~20 mL的无水乙醇加入放有磁子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1.0~10 g的3-氨基-1, 2-丙二醇和1.0~ 8.0 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在50~100℃下磁力搅拌,回流1.0~6.0 h,待反应结束后,在25 ℃下静置12 h,然后抽滤,最后将滤出物在80 ℃下真空干燥;
(6) 将1.0~10 g步骤(5)所得产物和70~500 mL甲苯加入放有磁子的圆底烧瓶中,在N2保护下100~130 ℃反应5~10 h,待反应结束后,在25 ℃下静置12 h,然后抽滤,并用30~300mL石油醚洗涤,最后将滤出物在80 ℃下真空干燥;
(7) 将1.0~20 g 分子量为1000~2000的聚合物二元醇放入圆底烧瓶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75 ℃并磁力搅拌直至融化,然后加入10~15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0.005~0.025m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0~ 6.0 m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在50~100 ℃下反应1.0~4.0 h,之后再加入1.0~6.0 g步骤(6)所得产物,继续在50~100 ℃下反应1.0~6.0 h,待反应结束后倒入100 mL甲醇溶液中析出沉淀,然后抽滤,最后将滤出物在80 ℃下真空干燥;
(8) 将1~10 g步骤(7)所得产物和0.05~0.5 g步骤(3)所得呋喃甲醇改性无机纳米颗粒加入到1.0~75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分散0.5~1.0 h后,倒入65℃下预热过的模具中,在80 ℃下真空干燥24 h,即制得4D打印用热可逆聚氨酯复合材料;
所述无机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炭黑、纳米硫化铜、石墨烯量子点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其粒径为2.0~500 nm;
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元醇、聚乙二醇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元醇和聚异丁烯二元醇中的一种,其分子量为10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9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霉素软膏检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侧装式垃圾车自动抓桶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