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7940.7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禹竺;冷羽;荣静;鲍雪;孙瑀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吉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7C5/00;H04N5/225;G03B17/56;B60R11/04;F16M11/04;F16F15/04;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行车 记录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包括安装外框、蜗杆和海绵块,所述安装外框内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下轴连接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下螺栓连接有高清摄像头,所述安装外框上轴连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上焊接有蜗杆,所述安装外框上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铰接在固定板上。该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能够使固定块在第一螺纹杆上进行运动,在连接杆的铰接作用下,固定块的运动能够带动固定板在安装外框上进行转动,能够完成高清摄像头上下角度的调节,增加了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5G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人们使用汽车进行日常行驶中,行车记录仪必不可少,结合5G技术对行车记录仪进行联网使用,会更加方便有效。
而现在大多数的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前大多数的行车记录仪只能够对正前方进行拍摄,不能够同时对侧面进行拍摄记录,且根据不同的车型,不方便对拍摄角度进行调节;
二、传统的行车记录仪使用简单的支架固定在汽车内部,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很容易对行车记录仪造成损坏。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不能够同时对侧面进行拍摄记录且不方便对拍摄角度进行调节,以及汽车发生碰撞时,很容易对行车记录仪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包括安装外框、蜗杆和海绵块,所述安装外框内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下轴连接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下螺栓连接有高清摄像头,所述安装外框上轴连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上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轴连接在安装外框上,且蜗杆上固定有蜗轮,并且蜗轮焊接在连接轴上,所述安装外框上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铰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安装外框上轴连接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上焊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轴连接在安装外框上,且第二螺栓设置在安装外框的下端,且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所述螺纹孔开设在连接板上,且连接板上螺钉连接有海绵块,并且连接板放置在安装外框上,所述海绵块固定在安装外框上,且安装外框上螺栓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海绵块上开设有通孔,且第二螺纹杆卡合连接在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高清摄像头对称分布在蜗杆的两侧,且蜗杆固定在安装外框的中间部位,并且蜗杆与蜗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长度大于连接杆的长度,且第一螺纹杆与固定块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连接杆对称分布在固定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为铰接,且固定板与安装外框之间为轴连接,并且固定板的长度小于安装外框的内部空间长度。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与安装外框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通孔开设在海绵块的中心部位,并且海绵块的端面与第二螺纹杆的端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螺纹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并且螺纹孔的长度小于第二螺纹杆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5G车联网用行车记录仪;
(1)该行车记录仪设置有蜗轮,通过转动第一螺栓,在蜗杆的转动作用下,蜗杆两侧的蜗轮能够同时进行异向转动,能够使两侧的高清摄像头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进而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型和大小对两侧高清摄像头的拍摄范围进行调节,增加了行车记录仪的使用高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吉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吉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加工方法及PCB板
- 下一篇:硅微粉高效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