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交换网络的动态ID隐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8371.8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建;刘勤让;宋克;沈剑良;魏帅;高彦钊;赵博;汤先拓;于洪;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李秋红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交换 网络 动态 id 隐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交换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面向交换网络的动态ID隐藏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交换设备端口的内外网属性,建立端口内外网属性表;步骤2:构建隐藏ID池;步骤3:设置内外网ID隐藏表;步骤4:动态调整ID映射算法。本发明针对特定ID的普通类型攻击,攻击者无法通过扫描用户的ID达到攻击用户的目的,比如DDos攻击等;针对特定ID的APT攻击,本发明可以动态的变换内外网ID映射关系,理论上,只要动态ID变换周期小于攻击者破解周期,就可以避免该类攻击;该方法采用软件构建隐藏ID池,硬件实现隐藏表,并通过随机动态调度隐藏ID池的方式实现了动态ID变换,可以防御针对用户ID的攻击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换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交换网络的动态ID隐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交换网络中,ID信息是攻击者最关心的敏感信息之一。攻击者通过嗅探等手段,可以轻易获得特定用户的ID信息。一旦攻击者获取到数据包的ID信息,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APT攻击(李术夫,李薛, 王超. 典型APT攻击事件案例分析[J]. 信息网络安全(s1)),比如通过伪装手段窃取特定用户的信息,抑或针对该特定用户发动DDoS攻击(徐茜. DDoS攻击原理及应对策略[J]. 信息网络安全(5):48-50.),从而导致目标用户系统瘫痪。因此,在交换网络中,如何将ID进行安全的传输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当前的ID保护措施,主要分以下几种方式:1.在端点设备上做ID保护,即,直接在源头上针对ID进行保护,比如使用加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抑或单独对ID进行加密,该方法简单可行,但是要求每个接入交换网络的用户都需要部署ID保护措施,增加了用户的成本;2.在交换网络中,通过将数据包交由控制管理层完成ID隐藏功能,比如,将需要ID隐藏的数据包发送到处理器,由处理器完成ID变换等操作,再下发给转发设备,然而该方法将数据交由软件处理,极大的影响了转发设备的性能。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影响,亟需提出一种能够部署在交换网络中的,不影响转发性能而又可以保护特定用户ID的保护技术。本专利就是从交换网络的ID保护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交换网络的动态ID隐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交换网络的ID保护方法存在的成本高、影响转发设备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交换网络的动态ID隐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交换网络的动态ID隐藏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交换设备端口的内外网属性,建立端口内外网属性表,使得经过内网属性端口的用户数据的ID、即内网ID为私有ID,使得经过外网属性端口的用户数据的ID、即外网ID为公有ID;
步骤2:构建隐藏ID池;
步骤3:设置内外网ID隐藏表;
步骤4:动态调整ID映射算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包括:
将内网ID与随机值进行逻辑运算,然后以内网ID为输入进行哈希运算映射后的输出为外网ID,所述映射满足外网的A类、B类或者C类子网划分要求;
每个内网ID需要映射多个外网ID,将运算得到的内外ID组进行保存构成隐藏ID池,对每个内网ID,随机选取与其对应的外网ID,组成内外网ID对,供内外网ID隐藏表配置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包括:
根据隐藏ID池提供的内外网映射关系配置内外网ID隐藏表,将内外网ID隐藏表和路由转发表进行关联:
通过端口内外网属性表查看端口的内外网属性;
如果是内网发往外网的用户数据,用内外网ID隐藏表中的外网ID替换路由转发表中数据的源ID,再进行路由转发查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