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的光纤簇探针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8556.9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强;杨斌;陈竞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6;G01N25/22;G01K1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燃烧 颗粒 参数 测量 光纤 探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的光纤簇探针装置,包括探针部与检测部。激光光源发出激光经光纤传输,照射到待测高温颗粒区,颗粒的后向散射光信号再经光纤传输给光电探测器,测得颗粒的二维运动速度、浓度等参数。关闭激光光源,光谱检测器接收来自燃烧状态下颗粒的光谱信号,测得高温颗粒的温度参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探针采集待测高温颗粒区的辐射光信号及散射光信号,并由光纤分别传输给光谱检测器与光电检测器,测得燃烧状态下高温颗粒的二维运动速度、浓度、温度等多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的光纤簇探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燃料(如煤、生物质等)燃烧在能源、动力、电力、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为提高燃烧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固体燃料一般在燃烧前磨成粉状后在燃烧装置中燃烧产生热量。研究颗粒的燃烧与运动情况对于提高设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燃烧装置内,温度高、流场复杂,这对测量装置要求具有耐高温性与高可靠性。目前,为获得燃烧装置内颗粒运动情况,一般采用冷态实验加入示踪颗粒开展速度测量,尚未见有在燃烧状态下开展颗粒二维运动速度、浓度和颗粒温度等多参数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展一种能够实现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的装置及方法,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的光纤簇探针装置,该装置包括探针部与检测部。其中探针部用来采集燃烧状态下颗粒的辐射光信号;检测部用来检测高温颗粒的辐射光信号与散射光信号。
上述探针部由支撑件、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及光纤簇组成。冷却水从进水接头进入对探针进行冷却,再由出水接头流出。光纤簇为N根光纤组成(N>5),光纤按照特定排布方式排布(T型、十字型、Z型、梅花型等),其中的一根光纤传输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待测颗粒上发生散射,后向散射光经其他多个特定光纤传输至光电检测器。还有一根光纤传输燃烧状态下颗粒的辐射光信号,并传输至光谱检测器。
上述检测部由激光光源、光谱检测器、光电探测器组成。激光光源发出激光经光纤传输,照射到待测高温颗粒区,颗粒的后向散射光信号再经光纤传输给光电探测器,测得颗粒的二维运动速度、浓度等参数。关闭激光光源,光谱检测器接收来自燃烧状态下颗粒的光谱信号,测得高温颗粒的温度参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高温燃烧颗粒多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探针采集待测高温颗粒区的辐射光信号及散射光信号,并由光纤分别传输给光谱检测器与光电检测器,测得燃烧状态下高温颗粒的二维运动速度、浓度、温度等多参数。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以高温燃烧颗粒为测量对象,激光通过光纤照射待测区域发生光散射,后向散射光由多个光纤接收并测量光强信号,根据互相关测速法,获得颗粒二维运动速度,同时依据后向散射光强与颗粒浓度成正比关系,可测得颗粒浓度。关闭激光光源,高温燃烧颗粒辐射光强通过光纤传输给光谱检测器,依据普朗特辐射定律,获得高温颗粒的温度。
基于上述的发明原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多个光纤组成光纤簇,并利用水冷结构形成测量探针,将光纤簇内一根光纤设置为发射光纤,接至激光光源,多个特定光纤设置为后向散射激光接收光纤,接至光电检测器,还有一根光纤设置为传输高温颗粒辐射光信号。测量时,将探针插入燃烧装置内,打开激光光源,激光经发射光纤照射待测高温颗粒区,激光在颗粒上发生散射,经过接收光纤,由光电检测器接收并记录光强信号。通过对某两个光强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获得两个信号的渡越时间,结合这两个接收光纤的距离,便可计算出这两点方向上的颗粒速度。结合多对接收光纤光强信号,便可获得颗粒二维运动速度信息。同时,依据后向散射光强与颗粒浓度成正比关系,便可获得颗粒浓度信息。之后关闭激光光源,采用光谱检测器接收燃烧颗粒辐射光信号,依据普朗特辐射定律,便可获得颗粒温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