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含氟碳链的低游离TDI聚氨酯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8930.5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陈雨;司徒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69/02 | 分类号: | C07C269/02;C07C271/28;C07C271/58;C08G18/78;C09D5/08;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冯振宁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含氟碳链 游离 tdi 聚氨酯 固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全氟环氧丙烷和醇胺加入甲醇中,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第一次加热回流反应,得到第一次加热后的产物;所述醇胺为氨基甲醇;所述全氟环氧丙烷和醇胺的质量比为104:158-99:147;
(2)将步骤(1)所述第一次加热后的产物进行第一次旋蒸,得到第一次旋蒸后的产物,将所述第一次旋蒸后的产物加入反应釜内,加入全氟环氧丙烷和甲醇,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回流反应,得到第二次加热后的产物;
(3)将步骤(2)所述第二次加热后的产物进行第二次旋蒸,得到N,N-二(2-羟基-全氟丙基)醇胺扩链剂;
(4)在保护气氛下将步骤(3)所述N,N-二(2-羟基-全氟丙基)醇胺扩链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有机溶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得到混合物,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反应的产物;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
(5)往步骤(4)所述加成反应的产物中加入终止剂,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终止反应,得到所述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甲醇与醇胺的质量比为1:1-3;步骤(1)所述在搅拌状态下的转速为150-200rpm;所述第一次加热回流反应的温度为40-50℃,第一次加热回流反应的时间为2-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第一次旋蒸为减压蒸馏,所述第一次旋蒸的温度为50℃-80℃,第一次旋蒸的时间为1-4h,第一次旋蒸的压强为-0.07~-0.1Mpa;步骤(2)所述全氟环氧丙烷与步骤(1)所述醇胺的质量比为1:1-3;步骤(2)所述甲醇与步骤(1)所述醇胺的质量比为1: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在搅拌状态下的转速为150-200rpm,第二次加热回流反应的温度为65-70℃,第二次加热回流反应的时间为2-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第二次旋蒸为减压蒸馏,所述第二次旋蒸的温度为50℃-80℃,第二次旋蒸的时间为1-4h,第二次旋蒸的压强为-0.07~-0.1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气氛;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及乙酸正 丙酯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有机溶剂与N,N-二(2-羟基-全氟丙基)醇胺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抗氧化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异氰酸酯与N,N-二(2-羟基-全氟丙基)醇胺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抗氧化剂的质量为混合物质量的0.1-0.3%;所述催化剂为异辛酸锌、三丁基磷、三丁基氧化锡、三乙烯二胺、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3,5-三(二甲基丙基)六氢三嗪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为所述混合物质量的1-3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碳链的聚氨酯加成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在搅拌状态的搅拌速率为100-200rpm,所述加成反应的温度为50-80℃;所述加成反应至混合物中的NCO官能团的质量分数为12-13.0%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9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