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9032.1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6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童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邓灵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回收 方法 装置 | ||
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法中,将终端设备中文件系统的垃圾回收和存储器的垃圾回收进行合并,例如,可以通过文件系统中的垃圾回收机制,统一对存储在文件系统的部分逻辑区域中的数据和存储在存储器中与该部分逻辑区域对应的物理块中的数据进行垃圾回收处理,或者,通过存储器中的垃圾回收机制,统一对存储在文件系统的剩余逻辑区域中的数据和存储在存储器中剩余物理块中的数据进行垃圾回收处理,从而针对同一数据只会进行一次垃圾回收处理,可以避免文件系统和存储器同时进行垃圾回收时存在的重复搬移数据的情况,可以减少应用程序访问文件的时延。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07月3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719350.6、申请名称为“一种文件系统管理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终端设备中,数据以文件的方式保存在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上,并通过终端设备的文件系统对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终端设备的文件系统接收到应用程序的文件访问请求后,会将该访问请求转化为对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的读写操作,然后通过块设备层以及设备驱动,下发到存储器中,从而实现文件访问。
目前,终端设备中采用的存储器为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例如,与非(notand,NAND)闪存(flash)。由于快闪存储器采用异地更新方式写入数据,因此,为了对存储器友好,要求终端设备的文件系统也使用数据写入方式为异地更新方式的文件系统,例如,终端设备的文件系统可以为闪存友好文件系统(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F2FS)。
采用异地更新方式写入数据会使得存储器或者文件系统中的存储空间逐渐减少,为了能够持续地将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写入到存储器中,文件系统和存储器都会进行垃圾回收处理。然而,文件系统和存储器都进行垃圾回收处理时,会使得应用程序的文件访问产生较大的延迟,甚至产生卡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用以减少应用程序访问文件的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首先从该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获取用于指示第一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的第一信息,该第一单位处理单元为该存储器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单位处理单元,并根据该第一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配置终端设备的文件系统进行垃圾回收操作所使用的第二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然后,该处理器向该存储器发送地址配置指令,该地址配置指令中包括该文件系统所占用的块设备的逻辑地址,通过该地址配置指令用于指示存储器不用对与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存储空间进行垃圾回收操作,最后,由处理器根据该第二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对与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逻辑存储空间进行垃圾回收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处理器统一对逻辑存储空间和物理存储空间进行垃圾回收,也就是说,存储器不用再对该部分物理存储空间进行垃圾回收操作,从而可以省略存储器对该部分物理存储空间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过程,可以减少应用程序访问文件时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二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相同,或,所述第二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为所述第一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的整数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文件系统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与存储器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进行统一,通常情况下,存储器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单位处理单元较大,从而相当于增加了文件系统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单位处理单元的大小,可以提高文件系统进行垃圾回收操作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文件系统包括主数据区和元数据区,所述主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所述元数据用于存储数据的元数据,所述逻辑地址为所述主数据区对应的逻辑地址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9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