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坯除鳞系统、除鳞工艺以及钢材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0386.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宏;刘年富;钟凡;岳峰;包锋;黄铸铭;廖子东;李健;王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34 | 分类号: | B21B39/34;B21B39/14;B21B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512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系统 工艺 以及 钢材 轧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间坯除鳞系统、除鳞工艺以及钢材轧制系统,涉及钢铁坯料除鳞技术领域。中间坯除鳞系统包括除鳞机、传送辊装置以及两个导向对中装置,除鳞机用于对中间坯进行除鳞;传送辊装置用于将中间坯传送至除鳞机;两个导向对中装置被构造成对中间坯进行导向并使中间坯居中,两个导向对中装置分别设置于传送辊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传送辊装置的传送方向,使得在两个导向对中装置能够对中间坯的两端同时分别进行导向,并通过传送辊装置将中间坯传送进入至到除鳞机。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中间坯方坯除鳞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铁坯料除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间坯除鳞系统、除鳞工艺以及钢材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在生产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钢材品质,很多客户要求“二火”成材,即由连铸坯进行一次加热、开坯后形成中间坯,再由中间坯经过二次加热、轧制后形成成品,连铸坯在高温下容易发生氧化作用而形成氧化铁皮,这就需要对加热后的连铸坯进行除鳞以去除氧化铁皮,其中,利用除鳞机中的除鳞环的高压水可以去除连铸坯表面的氧化铁皮,除鳞机中的除鳞环的尺寸与连铸坯的尺寸匹配,以方便连铸坯通过除鳞环。
连铸坯经开坯后尺寸变小,形成小规格的中间坯方坯,中间坯需要经过二次加热、轧制后才能形成成品,中间坯在加热过程中也会产生氧化铁皮,仍然需要对加热后的中间坯进行除鳞处理,由于除鳞机中的除鳞环的尺寸是与连铸坯的尺寸相匹配,小规格的中间坯在经过除鳞机中的除鳞环时坯料经常不在中心线上,中间坯与除鳞环相对两边的间距不同,高压水打击效果不同,导致中间坯除鳞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坯除鳞系统、除鳞工艺以及钢材轧制系统,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间坯除鳞效果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坯除鳞系统,包括除鳞机、传送辊装置以及两个导向对中装置,除鳞机用于对中间坯进行除鳞;传送辊装置用于将中间坯传送至除鳞机;两个导向对中装置被构造成对中间坯进行导向并使中间坯居中,两个导向对中装置分别设置于传送辊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传送辊装置的传送方向,使得两个导向对中装置能够对中间坯的两端同时分别进行导向,并通过传送辊装置将中间坯传送进入至到除鳞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传送辊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一个导向对中装置,在某个时段,两个导向对中装置能够对传送辊装置上的中间坯的两端分别进行导向,在两个导向对中装置的导向作用下,使得中间坯居中,当中间坯继续被传送辊装置向前传送时,中间坯的一端脱离远离除鳞机的一个导向居中装置,此时,由于中间坯的两侧受到约束,不易产生摆动,利于保持居中位置输送,进入到除鳞机后,中间坯与除鳞机中的除鳞环的相对两个方向上的间距相同,在除鳞环的高压水作用下对中间坯进行除鳞,除鳞环对中间坯相对两个方向的水压基本相同,除鳞效果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导向对中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均与支撑座连接,且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具有间距,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用于分别作用于中间坯的相对两侧以使中间坯居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座为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提供支撑,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具有间距,中间坯能够从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之间通过,通过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分别作用于中间坯的相对两侧,从而使得中间坯居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滚轮,滚轮的转轴与传送辊装置的传送方向所在的平面垂直,滚轮的滚动面用于与中间坯滚动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均设置滚轮,在中间坯通过第一导向部的滚轮和第二导向部的滚轮之间的间隙时,中间坯与第一导向部的滚轮和/或第二导向部的滚轮接触时,滚轮与中间坯为滚动接触,能够减少对中间坯表面的质量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0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噻唑酰胺衍生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陶泥泥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