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接地防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0873.4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桥;周斌;郑门华;黄浩;王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防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接地防雷方法,包括:通过天气接受模块检测目标区域内的电场强度信息;根据所述电场强度信息判定是否存在雷云,以及定位雷云位置并计算出雷云的含电量,同时将雷云信息实时通过防雷基站传递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控制监控模块开启,用于实时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分布,并通过报警模块对人员进行雷电提示;无人机发射模块根据所述雷云位置生成飞行路线。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无人机与无人机发射装置,使得防雷基站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无人机对雷云进行释放电荷抵消物质,实现雷电的预防,无需接地装置,降低了防雷电装置的安装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接地防雷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中大气的放电现象,其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在大气中的雷电达31亿次,平均每秒钟约为l00次。据统计我国每年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l0亿元。
目前农业上防雷电方法多是采用接地式,主要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和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现有的防雷电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防雷电方法中接地装置掩埋在地底,在进行防雷电过程中存在发生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安装成本高,且维护较为不便;其次,现有的防雷电方法只能够主动接受雷电,并不能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的应对,使得仍存在作物或人员遭受雷击的风险;最后,现有的防雷电方法在农业上使用时,不能准确的预测天气情况,并通过天气情况及时对人员进行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免接地防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免接地防雷方法,包括:通过天气接受模块检测目标区域内的电场强度信息;根据所述电场强度信息判定是否存在雷云,以及定位雷云位置并计算出雷云的含电量,同时将雷云信息实时通过防雷基站传递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控制监控模块开启,用于实时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分布,并通过报警模块对人员进行雷电提示;无人机发射模块根据所述雷云位置生成飞行路线,并通过雷雨电量确定电荷抵消物质的携带量;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路线至雷云上方并释放电荷抵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通过天气接受模块进行目标区域电场强度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分区域;获取各个区域相对制高点,并在各个制高点上均安装有防雷基站;将防雷基站均通过网络数据链路并联连接到控制终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天气接受模块包括有:通过电厂传感器实时检测目标区域内的电场强度,根据电厂强度信息与预设数据作比较判定是否存在雷云;通过预设统计模型,计算出雷云在目标区域内的空间位置,并实时记录雷云含电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无人机发射模块还包括有:通过雷云位置信息进行数据建模,从而生成对应的飞行路线;根据雷云含电量计算出准确数量的电荷抵消物质;飞行至云层中进行电荷抵消物质的喷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雷云位置开启指定区域内的监控模块,并在指定区域生成雷电预警警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雷云所在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判定报警模块开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无人机与无人机发射装置,使得防雷基站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无人机对雷云进行释放电荷抵消物质,实现雷电的预防,无需接地装置,降低了防雷电装置的安装与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0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地电位反击箱
- 下一篇:胫骨假体以及包括其的膝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