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遗留物品追溯检测与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1068.3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2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纪刚;周粉粉;周萌萌;商胜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合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20/52;G06V10/25;G06V40/10;G06V10/2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遗留 物品 追溯 检测 报警 方法 | ||
1.一种遗留物品追溯检测与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包括:
步骤一:选定目标区域:在处理实时监控视频流时,首先根据初始帧图像,选定遗留物检测的目标区域ROI,选择的目标区域为最有可能出现遗留物的区域,通过在图像中单击关键点确定,目标区域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选定;确定目标区域后从实时监控视频流中得到初始帧图像的ROI掩模图像;后续步骤处理视频图像时,只需要对ROI区域进行目标的检测,而不需要对整幅图像进行处理;
步骤二:利用混合高斯模型对在线的监控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图像建立两个背景模型:长期背景模型和短期背景模型;基于长期背景模型和短期背景模型对采集的每一帧视频图像进行背景图像和前景图像的判断,获取视频图像的二值前景图像;
步骤三:通过对长、短期背景模型检测得到的两个前景二值图像进行综合判断,在连续帧视频图像中,存在的检测目标经长期背景模型BL处理后判定为前景,经短期背景模型BS处理后判定为背景;则当前连续帧视频图像中存在的检测目标为静止目标,该静止目标即为疑似遗留物;
步骤四:利用有限状态机模型对视频图像中的疑似遗留物做进一步判断,确定其是否为遗留物;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创建储存矩阵;在实现过程中,创建两个3维矩阵m×n×T,T为存储的视频帧数,一个矩阵A用来存储每次读取的图像信息,另一个矩阵B用来存储每帧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状态Si值,以此根据帧间相同位置的像素状态Si来判断遗留物和确定丢失遗留物的主人;
(2)设置初始状态的像素值Si=11,Si=11表示像素i被当前前景区域遮挡,因此当出现疑似遗留物时,短时期模型很快将静止目标更新为背景模型,长时期背景模型保持不变,像素i的状态改变为Si=10,将疑似遗留物判定为候选静态目标,当像素i的状态保持Si=10状态一段时间Ts后,像素i成为静态前景的一部分,将疑似遗留物判定为稳定静态目标;在此过程中,只有与疑似遗留物相关联的像素才被视为静态前景像素,否则,与疑似遗留物无关联的像素i的状态将返回初始像素状态Si=11;对每一帧图像来说,满足状态码Si=10的这些像素点i保存在基于像素的有限状态模型中;像素i与疑似遗留物的关联性通过执行像素连通区域分析方法判断;
(3)如果疑似遗留物判定为稳定静态目标,对与疑似遗留物相关联的前景图像像素i构成的像素块,利用跟踪回溯算法确定疑似遗留物主人;通过确定疑似遗留物的主人是否靠近疑似遗留物,判断疑似遗留物是否为遗留物;如果疑似遗留物主人没有回到稳定静态目标旁边,则稳定静态目标就确定为遗留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留物品追溯检测与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像素i与疑似遗留物的关联性通过执行像素连通区域分析方法判断,其具体过程为:
像素连通区域分析是指对视频图像中检测得到的前景块进行分析,根据像素i颜色特征值通过对视频图像中检测得到的前景图像进行判断,如果像素i颜色特征值为255时,累加像素i的个数,当累积像素i的个数小于设置的最小前景像素点个数min_fg或者大于设置的最大前景像素点个数max_fg时,则移除不满足条件的前景图像;当累积的像素点个数满足[min_fg,max_fg],则该前景图像像素i与疑似遗留物相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合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合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0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