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少NOx排放的助燃喷射装置、方法和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1855.8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于瑞广;马彪;赵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19/10;F02D19/06;F02D41/40;F02M25/03;F02M2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nox 排放 助燃 喷射 装置 方法 内燃机 | ||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用于减少NOx排放的助燃喷射装置、方法和内燃机,该装置包括:主体、控制器、引流器、流水通道、柴油通道、内部存储腔、天然气道、天然气喷孔、辅助喷孔、内部流通孔;其中,流水通道的中心线与主体的中心线重合;内部存储腔环绕在流水通道的周围;引流器安装在流水通道中间;柴油通道下端与内部存储腔连通;内部连通孔连通流水通道和内部存储腔;辅助喷孔位于主体下端的一侧并与内部存储腔连通;天然气喷孔位于天然气道的末端并与天然气道连通,天然气喷孔向下倾斜的角度不等于天然气辅助柴油喷孔向下倾斜的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减少NOx排放的助燃喷射装置、方法和内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双燃料发动机一般是由柴油发动机改装设计而来。这类发动机以天然气作为主燃料,由柴油着火引燃天然气。但是缸内直喷双燃料发动机引燃柴油低压雾化特性较差,而且现有技术是将混合燃料与气体燃料从同一喷口喷出,使得在缸内燃烧位置相同,容易引起碳烟排放量升高和NOx气体排放量升高。
那么,提供一种提升柴油雾化效果和降低碳烟和NOx排放量的喷射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减少NOx排放的助燃喷射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减少NOx排放的助燃喷射装置,包括:包括:主体、控制器、引流器、流水通道、柴油通道、内部存储腔、天然气道、天然气喷孔、辅助喷孔、内部流通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为上宽下窄的柱体,所述流水通道、柴油通道、内部存储腔和天然气道分别位于主体内,所述流水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重合,上端与所述主体上端平齐,所述流水通道长度小于所述主体长度;所述内部存储腔环绕在所述流水通道的周围,所述内部存储腔的中心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引流器为管道状结构,并且所述引流器中部的管道圆形横截面面积小于其他位置的管道横截面面积,所述引流器的长度小于所述流水通道的长度,所述引流器安装在所述流水通道中间,所述引流器的外壁贴合在所述流水通道的内壁上;
多个所述柴油通道均匀分布在所述流水通道的周围;所述柴油通道下端与所述内部存储腔连通,上端与主体平齐;每个所述柴油通道内装有柴油针阀,所述柴油针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内部流通孔的进口位于所述流水通道尾部的内壁上,且所述进口的位置靠近所述引流器的下端出口,所述内部流通孔的出口位于内部存储腔下部的腔壁上;所述内部连通孔连通所述流水通道和所述内部存储腔;所述内部流通孔的进口高度高于其出口高度;所述辅助喷孔位于主体下端的一侧,所述辅助喷孔个数为多个并呈均匀分布,所述辅助喷孔与所述内部存储腔连通,且所述辅助喷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中心线相交,且夹角为锐角;
多个所述天然气道均匀分布在所述流水通道周围且上端与主体平齐,并且所述天然气道与所述流水通道的距离大于所述柴油通道与所述流水通道的距离;所述天然气道的长度大于所述柴油通道的长度;每个所述天然气道内装有天然气针阀,所述天然气针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天然气喷孔位于所述天然气道的末端并与所述天然气道连通,所述天然气喷孔的个数与所述天然气道个数一致,所述天然气喷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中心线相交,其夹角为锐角,且所述天然气喷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中心线的夹角不等于所述辅助喷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中心线的夹角,所述天然气喷孔与所述主体下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喷孔与主体下端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柴油管道的半径小于所述天然气道的管道半径。
可选地,所述天然气喷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内部流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辅助喷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柴油针阀为电动针阀,所述天然气针阀为电动针阀。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远端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柴油针阀和所述天然气针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