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应急控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2721.8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岚;王爽;王立权;赵一霖;王瑛珺;孙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应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应急控油装置,包括防沉板、长裙板、入泥板、主外壳钢板、斜外壳钢板、顶部外壳钢板和钢结构框架,主外壳钢板、斜外壳钢板和顶部外壳钢板安装在钢结构框架上并构成底端开口上端密闭的房型空间,防尘板水平设置在钢结构框架最下层,长裙板垂直设置在防尘板端部下方,入泥板有四个且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下端,每个斜外壳钢板上设置有四组减阻孔,每组减阻孔有两列,每组减阻孔上设置有一减阻结构。本发明可实现:当水下应急控油装置完全罩住泄漏点,通过ROV操作手柄101使密封滑板102移动到卡紧端实现减阻孔的关闭,将泄漏原油收集在水下应急控油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应急控油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陆地上石油资源的紧缺,人们的目光逐渐聚集到了海洋石油的开采,随着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海洋石油开采平台数量急剧增加,这也对水下应急控油转接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水深500m,压力5MPa,适用于抗剪强度5kPa~30kPa海底粘性土层或者砂土土层。这就使得控油转接系统的机械结构更加复杂,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整体性能的提升,由此带来的控油装置的安装也更为复杂。
水下油气开发面临着恶劣的环境条件,波流冲蚀、海水腐蚀、机械破坏、海床运动等都会加剧水下开采设备的失效,尤其是海底油气的高压环境和石油喷发引起的高频振动使得石油管道的失效概率更高。海底油气一旦发生泄漏,势必给海洋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改变,由此可见水下应急抢修装备的重要性,这也是水下应急控油装置不断研究改进的原因。
水下应急控油装置是执行水下应急维修的机械设备。该装置是在水下设施发生管道泄漏等事故时,快速准确地罩住漏油点,回收泄漏油气并将其输送到海面的母船上,最大程度上减小油气泄漏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并为后续的维修救援提供充足的时间。水下应急控油装置由控油罩主体,减阻结构,防沉板,入泥板等组成,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下放减阻技术、回收提升技术、水下缓冲技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下应急控油装置,是一种在水下发生油气泄露时的应急维修工具,能够实现水下泄漏点的原油收集,并配合水下应急控油罩的转接装置以及输油管线和海上的母船来实现泄露原油的回收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防沉板、长裙板、入泥板、主外壳钢板、斜外壳钢板、顶部外壳钢板和钢结构框架,主外壳钢板、斜外壳钢板和顶部外壳钢板安装在钢结构框架上并构成底端开口上端密闭的房型空间,防沉板水平设置在钢结构框架最下层,长裙板垂直设置在防沉板端部下方,入泥板有四个且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下端,每个斜外壳钢板上设置有四组减阻孔,每组减阻孔有两列,每组减阻孔上设置有一减阻结构。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钢结构框架层状结构,且顶层的截面是梯形,其余层截面是方形,所述斜外壳钢板有四个设置在结构框架顶层,其余每层对应的主外壳钢板有四个,对应的防沉板有八块且在水平方向形成八边形结构。
2.所述减阻结构包括设置在斜外壳钢板内密封滑板压盖、设置在密封滑板压盖与斜外壳钢板之间的密封滑板,密封滑板上设置有一ROV操作手柄和两列与减阻孔对应的孔状结构,每个孔状结构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密封滑板压盖是中间为四个方形孔的板状结构,在斜外壳钢板上设置有与ROV操作手柄配合的移动滑槽,密封滑板压盖上设置有放置密封滑板的凹槽结构且凹槽结构是具有5°倾角的斜面,可以实现密封滑板的卡紧。
3.所述防沉板上设置有疏水孔结构。
4.所述长裙板和入泥板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具有铣槽的尖叉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