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内涵成像系统的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3767.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6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韦艳宏;钟霞丽;柯炜健;王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6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内涵 成像 系统 磷酸酯 阻燃 血管 毒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内涵成像系统的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幼鱼血管荧光图像;2)血管图像分割识别与分析;3)获得评价和筛选结果。通过采集特异性血管荧光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胚胎/幼鱼的血管图像,分析多血管参数实现对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血管发育毒性评价和筛选。该方法配置包括:硬件系统负责血管图像数据的获取,由高内涵成像系统及配套琼脂糖包被的96孔玻底板组成;软件系统用于目标血管的半自动识别以及多参数输出分析,涉及Photoshop、Matlab以及GraphPad Prism等软件。本发明具有高通量的特征,结果稳定,能快速准确对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进行多参数指标的血管发育毒性评价与筛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属于毒理学化学物毒性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内涵成像系统的环境污染物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学物涌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周围环境,由此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这些化学物进行合理的综合毒性测试,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中,化学物的血管毒性评价目前主要是基于体外实验,体内实验常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鸡胚等。近些年,出现了利用激光共聚焦等成像方法对转基因斑马鱼进行血管图像采集分析,测试化学物的血管毒性。
相较于传统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HCS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化合物在一种或多种生物样品的活性。高内涵成像系统通过自动化成像的方法,可以在单一实验中对大量目的生物样品进行多水平的状态等同步获取高可靠性的图像;同时去除人为误差的对成像的干扰。
传统的毒性测试方法低通量、低效率、成本高、暴露方式和观察指标单一;且具有获取信息有限等缺点。获取的心血管毒性参数的化学污染物数量较少。
因此,亟待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面更广的新的评价范式和体系,对具有血管潜在风险的各类环境污染物亟需开展广泛和深入研究,开展早期风险评估和健康预警,为环保新型化学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内涵成像系统的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等化合物进行血管毒性评价与筛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内涵成像系统的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血管毒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芳基磷酸酯类阻燃剂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幼鱼血管荧光图像;
2)血管图像分割识别与分析;
3)获得评价和筛选结果。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利用高内涵成像系统获取特异性血管荧光标记的整体转基因斑马鱼胚胎/幼鱼血管图像。
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包括以下步骤:
1.1)上机:运行高内涵成像系统,载入装有环境污染物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幼鱼的96孔板;
1.2)设置预扫图像分析程序:识别488nm通道区域面积大于或等于100000像素并且荧光强度高于400,保存命名为“Findingfish”;
1.3)设置成像程序参数:
①选择5X物镜非共聚焦模式,488nm通道(参数设置:曝光时20ms;激光功率50%;拍摄高度500um),选中所有孔以及镜头,分析程序设置为“Findingfish”,保存好程序命名为“Pr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3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品废液漏斗
- 下一篇:一种电连接件焊接设备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