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盐真空裂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091.8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龙;彭李;蔡珠华;赖喜锐;陈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维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哲力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4 | 代理人: | 余全平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裂解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盐真空裂解系统,包括:废盐预处理系统、裂解系统、裂解气处理系统、热风炉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及出盐系统;废盐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原料废盐进行上料和输送,并将原料废盐送至裂解系统内;裂解系统用于对废盐进行真空热解;热风炉系统用于为裂解处理系统提供高温的加热烟气;裂解气处理系统用于净化处理裂解过程中所产生的裂解气,并将处理后的裂解气送入热风系统内,作为燃料循环使用;烟气处理系统用于处理裂解后的加热烟气,并进行达标排放;出盐系统用于对完成裂解后的废盐进行下料。本发明通过真空热解的方式来去除工业废盐中的有机物和其他可热解有害物质,实现低能耗、高效率、高效益的废盐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盐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废盐真空裂解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化、煤化工、农药、制药、食品、印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废水也逐年增加。为便于后续处理,此类工业废水大部分会进行浓缩结晶得到固体废盐,而由此类工业废水副产的废盐超过千万吨。由于处理工艺的原因,得到的固体废盐中往往会含有有机物等可降解或热解的物质,从而造成此类废盐通常带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危险性等特征,若对此类废盐不进行预先脱除有机物等消除毒害因素的处置,则会对此类废盐的后续处理带来巨大难题。而行业内的预处置装置及工艺普遍存在有处理成本较高、处理工艺不系统及处理不彻底等缺点。随着国家对固体盐废处置的控制越来越严,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急需一种有效方法能将固体废盐中的毒害因素消除掉,实现工业废盐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目标。目前固体废盐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生化法:高浓含盐废水在蒸发浓缩前先采用生化法将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物质消化分解掉,从而在后续浓缩结晶过程中使得固体废盐中的有机物等毒害因素降低至最低;
(2)高温焚烧法:采用1000℃以上的高温焚烧将废盐中的可燃物等消除从而便于后续处理;
(3)膜分离法:采用膜将高浓含盐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色素等物质分离出来,减少后续处理时盐的有机物含量;
(4)吸附过滤法:采用树脂或是活性炭等吸附性物质将高浓含盐废水中的有害成分预先吸附过滤出来,降低废盐浓缩结晶时的有机质含量。
综合分析以上的四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对于高含盐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且对耐盐菌的驯化更是一大难题,从而使得工业化大规模处理此类废水难以有效推广;第二种方案处理相对较为彻底,但是存在有能耗高,高温焚烧情况下对某些盐类易于造成分解或凝结成块从而也导致处理成本高,处理后废盐颜色不正等缺点;第三种方案对于小分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依旧难以处理,且膜分离后的浓水的处置依然是一难题;第四种方案存在有吸附不彻底,工艺流程复杂、处理成本高,且树脂或者是活性炭在失效后形成的废固或危废的处置依旧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盐真空裂解系统,其可以通过真空热解的方式来去除工业废盐中的有机物和其他可热解有害物质,实现低能耗、高效率、高效益的废盐处理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维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维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