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纵坡的评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320.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张磊;秦绍清;朱孟君;胡启文;刘有军;赵恒;梁小龙;张鸿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恋;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评价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隧道纵坡的评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影响隧道纵坡的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多个一级指标以及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多个二级指标;确定所述每个一级指标的第一权重系数以及每个二级指标的第二权重系数;所述第一权重系数表征所述一级指标对所述隧道纵坡的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影响程度;所述第二权重系数表征所述二级指标对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获得所述每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参数;基于所述第一权重系数、所述第二权重系数和所述隶属度参数确定所述隧道纵坡的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表征所述隧道纵坡的设计优劣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纵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纵坡的评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公路隧道的综合评价考虑较少,对水底隧道评价研究更是缺乏,且目前主要研究对象是公路交通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中考虑因素大多局限于安全运营方面,未能做到综合评价。
为了建立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体用于特长水底隧道长大纵坡路段方案比选、交通瓶颈、事故黑点排查等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不同指标进行单独计算、分析与评价,同时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用于指导方案的研究和安全设施的设计。而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隧道纵坡的评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纵坡的评价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影响隧道纵坡的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多个一级指标以及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多个二级指标;
确定所述每个一级指标的第一权重系数以及每个二级指标的第二权重系数;所述第一权重系数表征所述一级指标对所述隧道纵坡的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影响程度;所述第二权重系数表征所述二级指标对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
获得所述每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权重系数、所述第二权重系数和所述隶属度参数确定所述隧道纵坡的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表征所述隧道纵坡的设计优劣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每个一级指标的第一权重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多个一级指标中任意两个一级指标的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第一评判矩阵;
确定所述第一评判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向量确定所述每个一级指标的第一权重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每个二级指标的第二权重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多个二级指标中任意两个二级指标的第二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第二评判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评判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基于所述第二特征向量确定所述每个二级指标的第二权重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所述每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参数,包括:
基于每个二级指标对应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每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参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权重系数、所述第二权重系数和所述隶属度参数确定所述隧道纵坡的评价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权重系数和所述隶属度参数确定所述每个一级指标的第一综合评分;
基于所述第一综合评分和所述第一权重系数确定所述隧道纵坡的第二综合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