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553.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游瑞生;朱甲文;曾柱强;游秋杨;朱文;李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康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瑞京鸿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1/02 | 分类号: | B32B21/02;B32B21/08;B32B9/02;B32B9/04;B32B27/20;B32B27/32;B32B33/00;C08L97/02;C08L23/06;C08L23/08;C08K5/20;C08K3/34;C08L97/00;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木塑共挤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由芯层和用于包覆芯层的无卤阻燃面层组成,芯层包含植物纤维、PE塑料、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和无机填料,无卤阻燃面层包含PE塑料、改性聚丙烯纤维、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次磷酸盐、硼酸锌、界面改性剂、光稳定剂、抗氧剂和其他助剂。本发明的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的制备十分简单,先分别制备芯层颗粒料和无卤阻燃面层颗粒料,再进行共挤成型即可。本发明的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优异、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异、硬度大、耐磨性好、吸水率低、耐老化性能好、耐磨性和抗划花性好,户外使用不易褪色和发霉,木质感强,防滑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由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塑料与木粉、稻壳、秸秆等植物纤维混合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近年来,木塑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在包装箱、汽车内饰件、户外铺板、栅栏、家具、门窗等领域均有应用,其适用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它相似复合材料现在使用的领域。同时,由于木塑复合材料具有天然的资源和环保优势,符合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要求,成为目前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和提倡应用的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的优点是原料多样化、制备可塑化、产品环保化、应用经济化、再生低碳化,有望取代天然木材。
然而,由于塑料和植物纤维都属于易燃物质,所以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较差,无法满足防火要求,实际应用时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市面上有不少阻燃木塑复合材料,但燃烧时大多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对人体的伤害大,且木塑复合材料要达到较高的阻燃级别需要添加大量的阻燃剂,不仅会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成本明显增加。
因此,有必要进行技术升级,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克服现有木塑复合材料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不含任何卤素成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高、成本低、挤出成型速度快、生产能耗低的木塑共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较差的缺陷,扩大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由芯层和用于包覆芯层的无卤阻燃面层组成,所述芯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植物纤维:35%~70%;
PE塑料:20%~40%;
相容剂:0.5%~5%;
抗氧剂:0.1%~0.5%;
润滑剂:1%~4%;
无机填料:5%~20%;
所述无卤阻燃面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PE塑料:10%~40%;
改性聚丙烯纤维:5%~15%;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40%;
次磷酸盐:5%~20%;
硼酸锌:5%~20%;
界面改性剂:5%~15%;
光稳定剂:0.2%~1%;
抗氧剂:0.1%~0.5%;
其他助剂:1%~10%。
优选的,一种无卤阻燃木塑共挤复合材料,由芯层和用于包覆芯层的无卤阻燃面层组成,所述芯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康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瑞京鸿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康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瑞京鸿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