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展示用生态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5090.5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托;刘艳;刘星;李娟;陈立广;曹燕子;郭斌;滕冬梅;高鑫;彭梦;赵安军;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浩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展示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展示用生态缸,涉及生态缸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缸体和集污箱,缸体与集污箱之间设有板阀,缸体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有回形槽道,两个回形槽道之间滑动配合有清理架,清理架内转动配合竖直排列的滤框,滤框内固定有滤网,滤框的底端设有搭扣,所述搭扣可与相邻的一个滤框的顶端搭接,清理架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滤框的底端搭接的阻挡部,缸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门型架,门型架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分流板。本发明可通过分流板将缸体分为两个区间,在清理生态缸的同时还能保证鱼苗的正常养殖,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展示用生态缸。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指在岸上由人工所开辟的渔塭中,养殖鱼类或各种海鲜,以供食用。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在水产养殖展示过程中,需要使用生态缸,生态缸中的水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底部形成一层厚厚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分解,淤泥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影响鱼苗的生长和繁殖,为了保证鱼苗的正常生长,则生态缸内的淤泥必须定期进行全面清理。
目前,在对在生态缸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缸内的鱼苗转移到另一个水体中,然后对生态缸内部进行清洗,清理完成再转移回生态缸,在鱼苗转移过程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并且,传统的清理方式多为,先将缸内的水排出,再对缸体内壁的污泥进行处理,在这过程中,缸内的水分被浪费,在清洗的缸体内壁的同时,还需要消耗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展示用生态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水产养殖展示用生态缸,包括缸体和集污箱,所述缸体与集污箱之间设有板阀,所述缸体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有回形槽道,两个所述回形槽道之间滑动配合有清理架,所述清理架内转动配合竖直排列的滤框,所述滤框内固定有滤网,所述滤框的底端设有搭扣,所述搭扣可与相邻的一个滤框的顶端搭接,所述清理架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滤框的底端搭接的阻挡部,所述缸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门型架,所述门型架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分流板;首先,往生态缸里添加必要的设备及结构,如:供氧机、投放饲料装等,然后往缸体通水,然后放入水产养殖的鱼苗。
进一步地,在需要对生态缸内进行清理的时候,先通过清理架在回形槽道的上方的一个槽道滑动,驱赶鱼苗至缸体固定有集污箱的另一端,放下分流板将缸体分为两个出水空间,然后清理架在回形槽道的下方的一个槽道滑动,通过清理架清理水中的杂质,然后,通过清理架的运动,使得水中的杂质、污泥等排入集污箱中,关闭板阀。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的一侧面规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缸体内部连通;通过进水管实现定期更换水源,避免生态缸中的水质下降而影响鱼苗的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搭扣的一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阻挡部的上设有与搭扣配合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集污箱的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架顶端固定有把手;通过把手便于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架的两相对侧面均固定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周侧面与回形槽道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架的底端面固定有清理刀片;通过清理刀片清理缸体内底部的污泥和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的顶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门型架的内顶部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板、限位圈和限位块,所述挡板、限位圈均与分流板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一端通过弹簧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周侧面与限位圈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可与限位孔卡接配合;通过限位机构与限位孔的配合,固定分流板的位置,便于缸体内部的鱼苗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浩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浩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5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